第(1/3)頁
“扎巴老人,據說他吟唱出來的史詩是現代最多的。”
“同樣他是一名農村里面目不識丁的人。”
“從小就沒有接受過教育,但是大病一場之后就懂得吟唱了。”
“根據他自己說是在大病的時候,夢到了一個發光的人將《格薩爾王傳》塞到了他的體內。”
“用那一些書籍來替換了他的五臟。”
“為什么會有神授唱詩人的存在呢?”
“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
葉真又習慣性的特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這一種神授唱詩人不可能是無緣無故就存在的。
觀眾聽到了葉真的問題,也是開始慢慢開始思考了。
看多了葉真的節目,他們對于葉真提出問題都已經習慣了。
“對啊,為什么會出現這一種神授唱詩人呢?”
“我覺得是帶著某種使命出現的。”
“我倒是好奇為什么他們都能夠在類似于夢境中的地方獲得能力。”
“如果我也能夠這樣該多好了,什么都不用學,睡醒就懂得那么多的東西。”
葉真語氣神秘道:“在這里要提到一個伏藏的概念。”
“伏藏是藏文翻,翻譯過來就是將珍貴的東西保存起來。”
“等到日后被人挖掘出來。”
“這里就不得不提到蓮花生大師了。”
“蓮花生大師據說就是當地佛教的始祖。”
“根據當地流傳下來傳說,他們這一脈以后可能會遭遇滅亡。”
“所以蓮花生大師就提前將一些經文佛具和法器埋藏起來。”
“等到日后的日子里被人們挖掘出來。”
“他們這一些神授唱詩人都是在這一種情況下誕生的。”
實際上,這蓮花生大師的確是有遠見的。
因為在歷史上他們當地就遭遇過兩次極為慘烈的滅佛運動。
“伏藏一共可以分為三種,書藏、圣物藏和識藏。”
“書藏就是指的經文,圣物就是指佛具和舍利子等。”
“這書藏和圣物藏說白了就是將物品藏在某種地方。”
“例如隱秘的山洞或者是一些人煙罕至的地方。”
“最神奇的伏藏就是我一開始和大家所說的神授唱詩人,這就是識藏。”
“當一些知識無法流傳下來的時候。”
“神明就會將這一些知識埋藏在人類的大腦深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