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年夜飯都好了,應該也不會有人再來了。 “得嘞,不過老板得你們貼了,我得扛攝像機。” 早就等得有點不耐煩的何佳立馬從椅子上跳了起來。 —— 宜城市區。 檀錦程一家人又搬新家了。 無他,隨著家里人口變多,原來的房子都有些小了,總不能一家人分兩處居住吧。 宜城的新家同樣是位于市區地段幽靜的別墅區,每一座城市都有這樣的地段,很多甚至本地居住很多年的居民都不知道。 新家早就已經派人布置好了,一家人也是屬于拎包入住一類。 正月初三這一家人就回市區了,能在農村老家呆四五天已經算是檀錦程跟顧清清等人的極限了。 何佳一行人被安排到了附近的酒店里,到了市里生活方便了,就不允許家里再出現這么多人了,有什么工作需要也是去酒店或者其他的地方。 “這么多雞蛋還有土雞,得吃到什么時候哦。” 張素芝正在整理著帶回來的東西,農村沒別的,要感謝的就是喜歡送雞蛋啊土雞什么的,你也沒法拒絕別人,收了這個不收那個反倒是得罪人了。 檀立華跟顧清清二人也在幫忙整理,檀錦程則在陽臺上打電話,腳邊是騎著玩具大馬的檀錦悅,一家人各有分工,十分的和諧。 其實很多都沒帶回來,真要全帶回來,那真就是吃不完要壞了,雞都已經是殺好了帶了幾只回來呢。 “哈哈,慢慢吃吧,回寧波的時候給親家送點兒,再不行就拿到公司食堂去,說起來這還是伱兒子名聲好啊,我們回去時候可沒這個待遇。” 檀立華算是老懷安慰了,兒子有面子就是他有面子,父憑子貴玩得那叫一個順溜。 “那不都是錢給堆出來的。” 張素芝撇了撇嘴,不過能看出也是眼含笑意。 修橋鋪路,捐助學校,養老院,又給縣里帶來了大量的投資,附近村鎮的很多人都不用再出外打工也能拿到不錯的收入。 大多數人都是有情的,這種幫助不能說改變很多人的命運,但至少讓他們能夠活得更加輕松一些,又如何不知道感激。 檀錦程接完電話回到客廳之時,父母跟老婆還在討論著在老家的事兒。 “一會兒市里電視臺要過來找我做個專訪,我讓小何過來一趟,順帶著讓他買點水果過來,清清有什么想吃的嗎?” 這年頭農村啥都好,就是水果不夠新鮮,品類也不夠多,過年期間最多的就是砂糖橘,這玩意兒吃多了也容易上火。 “剛到家就來采訪?” 張素芝有些詫異,也有些懊惱,這還沒收拾呢。 “沒辦法,約的是今天的時間,再晚他們就約不到了,我們得回甬城了。”顧清清解釋道。 馬上要二月份了,跟三菱的正式簽約得提上議程,檀錦程可真沒時間老是在老家耗著。 張素芝有點不樂意,宜城電視臺的員工才叫懊惱呢,他們一個市級電視臺,一向不太接受專訪的檀錦程對于他們這種市級電視臺來說,想混一次專訪不知道有多難。 就這還是托市里的關系,另外市里的人也急切的想跟檀錦程見一面,跟三菱的合資工廠還沒定下來放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