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今天臨時股東大會上,三菱的代表雖然同意了此次收購方式,但是并沒有發言,態度十分的不明朗。 夜晚,酒店里的檀錦程又召開了一次視頻會議。 參與方有閃馳集團,閃馳科技,巨量引擎,尉來汽車的高管以及大股東。 “三菱肯定是要退出長風汽車的,不然尉來汽車沒法跟他合作。”檀錦程擲地有聲。 別看10幾年后小日子的車不行了,但是這個年代小日子的品牌影響力是真的很強的,在燃油車這方面有著絕對的優勢,尤其是三菱發動機。 很多車企都用三菱發動機來做宣傳,忽悠不懂行的小白們。 當然,現如今小日子的技術是肯定強過我們的,這一點我們也必須要承認,目前國產車普遍的表現就是產能過剩,技術水平低,市場競爭力弱。 中高端市場方面幾乎沒有我們的地盤,只能是在低端沒什么利潤的板塊里互卷。 “那樣的話要多準備點錢了,三菱估計不會接受閃馳科技的股份,到時候只能用現金的方式來收購三菱手里的股份。” “那是當然,他想要我也不想給他。” 閃馳科技未來怎么著百億估值肯定是沒問題,換股的便宜我們自己人占占就行了,讓小日子占便宜那肯定是不行。 合作歸合作,但是有些自己能預知的便宜絕對不能讓給他們。 一家外資企業在國內只能有一個合資伙伴,成立一家合資公司,三菱退出長風是必須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三菱擁有長風集團14.59%的股份,按照停牌之時的市值計算是2.92億元。 不得不說,從90年代開始就跟三菱合作的長風汽車,真的是賺大發了,哪怕他們現在連底盤技術都消化不掉,但僅僅一款帕杰羅就夠他們的投資回報了。 “那就差不多要多3億左右的預算,我這邊來安排。”謝鴻俊果斷回答道。 “那我們也出點力,不能干拿錢不辦事兒。” 王青樺跟金川嶺也紛紛表態,他們也是閃馳科技的大股東,公司能借殼上市對于他們來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這時候必須眾志成城才行。 “好,那就謝謝各位了,等上市的時候咱們再慶祝。”檀錦程也沒有拒絕,這時候多一個人幫助就多一份力量。 都是各地的大老板,資源上都是有一些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