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空間大,配置高,設計時尚是我對我們第一款車的要求,當然了,最重要的是價格要便宜,就像是我閃馳科技的第一款電動車一樣。”
“理解,這是國產品牌目前都面臨的情況,只能走性價比的路線。”
電話對面是張永,已經決定加入閃馳一起創業的張永正在走離職程序,比起孫同雨來說,張永的離職在福田里沒有引起多大的波瀾,畢竟盯著他那個位置的還是不少的。
汽車是身份的象征,當然是越貴越好,但很可惜,目前國產品牌還造不了豪車,甚至說中端車型都不受信任。
閃馳從低端性價比開始殺入市場符合公司戰略,但其實也是無奈的選擇,甚至說就是唯一的選擇,除了做低端毫無選擇。
真要說起來,汽車的起步跟兩輪電動車的起步是同時的,目前都處于野蠻生廠的環境當中,混子廠商不少,有那么一兩款爆款車就能活得還不錯。
兩者的市場環境太像了,區別也就是消費人群以及競爭對手的不同。
兩輪電動車市場是國產品牌的競爭,而汽車市場除了國產品牌之間的競爭之外,還有跟合資品牌的競爭,投入大競爭激烈,每個月都有新玩家,每個月也都有倒閉的汽車工廠。
整個市場環境雖然處于初期,但壓力是電動車賽道的數倍,所有的廠商腦子里的想法其實都是干死友商。
目前來說真正突圍的國產品牌還沒有,趨勢最好的也就BYD,奇瑞,吉利這三家,其他的10幾年之后被淘汰的品牌,例如某帆,眾肽等等這些混子在市場上同樣名氣不小。
自主品牌憑借著一兩款爆款能混得還行,例如BYD的F3,吉利的帝豪,奇瑞的QQ等等,甚至說眾肽的2008都算,但是一旦爆款車型賣不動了,新車型的銷量又提不上來,那就面臨倒閉的風險。
吉利做得很好,整了很多品牌很多車型,然而全部撲街了,若不是帝豪真的牛逼得不行,在那一波大品牌計劃當中可能就倒閉了。
其實目前看來最穩的國產民營品牌有且僅有BYD跟奇瑞,因為這倆是真的有技術積累,其他的看起來都不穩。
“我已經在給我們的造車做營銷上的造勢了,前期的準備工作我先替你做了,到時候就等著張總來大展拳腳了。”
張永是因個人原因發展主動辭職的,原則上來說一個月到兩個月的時間就夠了,如果他能夠靈活一點,甚至說一個月都不需要,畢竟他也算是給別人空出位置來了。
福田的銷量經理放在車圈之外的社會上是沒什么名氣的,但在他們內部還是不錯的跳板崗位,不少人對于張永的離職都感覺有些可惜。
在他們看來已經熬了十年熬到這個位置上的張永,正是大展拳腳的時候,這時候選擇離職多少有些不。
老實說33歲的中層管理人員,在國企真的算是重用了,這一點其實是沒什么爭議的,張永是高學歷人才,又有能力,哪怕再沒有背景也不缺出頭之日。
“看到了,網上已經出現了檀總是新成立的尉來汽車法定代表人的信息了。”張永笑著回應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