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9月22日,星期六。 100多家電動自行車品牌,匯集在廬州市杏花公園;品牌方工作人員加上周末出游的市民,把杏花公園擠得滿滿當當。 入口處掛著首屆皖省電動自行車文化節的紅色大橫幅,標明了活動主題。 “你們準備了些什么促銷方式啊,別整太過分啊,我們沒搞多大的促銷力度。” 人行中,一名年輕人笑語盈盈的對著身旁的兩位中年男人說道,言語間十分隨意。 單從三人的站姿位置,還有周圍圍著的一批人來看,就知道這三人身份不簡單,這名年輕人能如此隨意的跟兩位年齡遠大于他的“長輩”說話,想必身份地位更顯特殊。 正常情況下,他這樣的年齡也就是像旁邊那些圍著的年輕人一樣,只有捧哏的份兒。 “說一般的促銷活動吧,降點價送點小禮品什么的。”其中一名身板硬朗,氣勢很足的中年男子一邊四下打量,一邊回道。 三人自然就是在國軒結束打螺絲的檀錦程,以及趕過來看熱鬧的張從訓還有董京桂了。 也是適逢其會,三人就過來逛逛,作為舉辦方來說,簡直就是樂壞了。 電動車行業發展空間越來越大,但同時行業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在市場發育比較成熟的地區,例如江浙滬等地,已經開始出現品牌洗牌的現象了。 很多不具備競爭力的品牌已經退出這個行業,小品牌雖然憑借著低價的優勢繼續活躍在市場里,但生存空間是越來越小了。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目前為止,已經有不下400家左右的電動車品牌退出了市場,整個行業正在慢慢開始向頭部廠商集中。 大品牌的優勢開始逐漸顯現出來,拿閃馳來說,去年全年兩輪電動車的整體銷量是在1900萬輛,閃馳的全年銷量僅僅占全國市場份額的2.5%左右。 僅僅2.5%左右的市場份額,就能夠占據行業銷量第二的名頭,也由此可見市場的品牌數量之巨,銷量分散之廣。 而到了今年,電動車市場由于政策的不明,銷量雖有所上升,但整體的預期也只有2100萬輛到2200萬輛左右,上升的速度并不是特別的明顯。 然而,從今年閃馳目前公布出來的數據看,他們的市場占有率已經可以穩穩的提升至5%以上了,比起去年的市場份額上升了超過一倍之多。 多出來的市場份額從哪里來的?除了從直接競爭對手那里搶過來的之外,更多的還是那些退出市場的小品牌所空出來的份額空間。 小作坊老板看檀錦程不爽不是沒有原因的,那些主動退出的還好,賺夠了轉行,而那些對于趨勢不明加大投入跟生產力度的小作坊老板們,就更覺得檀錦程面目可憎了。 但不管如何,市場份額慢慢的向頭部集中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而對于頭部廠商來說市場空間還有很大,目前隱約會成為新的行業第一的閃馳,其市場份額還不到6%。 在不考慮市場增長,按現有2200萬輛左右的規模計算的情況下,再擠掉一批小作坊,閃馳的市場份額就能夠更大的,低端款的閃馳品牌在市場上還是很能打的。 市場效應一旦形成,趨勢就很難改變了,毫無疑問的,檀錦程與張從訓還有董京桂三人就是目前還有未來的兩輪電動車行業里的三巨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