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鼓樓城下,有一家很具有特色的三層茶樓。 茶樓是民國時期的建筑。 木質結構,一共三層,后面還帶著一個園子,以前是個戲班子。 茶樓對街的一面,是正常的樓窗造型,對內園子的一面只是簡單的一個護欄。 方便客人喝茶看戲。 往日這里是不開業的。 門口掛著華中區豫劇研究會的牌子。 偶爾有人路過,也只是瞅一眼,不會注意到這棟小樓,周圍大多都是一層的瓦房,以至于街道上的鄰居們,都只知道這是個茶樓,卻很少有人進去過。 但今天門外的游客們路過時,會時不時地拿起手機拍攝一張照片。 朱紅色的大門上面,掛著兩個鮮紅的燈籠。 透過窗戶,能看到里面燈火通明。 仔細聽,還能聽到一陣陣戲曲聲。 有人想進去看一眼,結果到門口就被攔住了,表示這里并不對外開放。 戲園里賓朋滿座,唱的是豫劇【闖幽州】 只聽那唱念做打樣樣俱到,聲音清脆響亮高亢激昂。 “擂罷了三通鼓山搖地動,威威坐下我金刀令公……” 臺上走馬觀燈,臺下眾人的掌聲卻是稀稀拉拉,更多人的目光都是不時地看向身后的茶樓。 仿佛身后茶樓里的戲,遠比這戲臺上的更精彩。 “師兄,真的不會打起來么?” 一個青年憂心忡忡地看著身后茶樓,畢竟師爺爺都已經那么大的歲數,真要是打起來,他們真的怕自家師爺一激動,先把自己給送走。 “不會,放心吧,公司的人也在,就算是調解不成也不至于到了打起來的程度,華中五老不是也在上面么,真打起來五老尚在,量那個老道士也掀不起什么風浪。” “這……” 青年本想說,他聽說那妙真道人也不是什么善茬來著。 可見自家師兄這么有底氣,加上華中五老都在,懸著的心也都放在肚子里了。 仔細想想也是沒錯,別人不說,那墳頭老鬼之稱的鬼爺,可是四小陰門之首。 所謂是小陰門,正是劊子手的刀,仵作看得見,扎紙人的手藝,二皮匠的針線。 現如今,這些行業早就已經消失不見了。 但真的消失了么。 也不盡然,劊子手肯定是消失了。 可其他三家反而轉行做了別的生意,亦或者用另一種方式把自家的傳承保留下來,并且發揚光大。 例如二皮匠,原本當地有第三家,其中兩家已經消失了,但另外一家卻是開起了一家皮具修復店,據說是專門修復奢侈品皮具。 什么名牌背包、高檔沙發、乃至是一些豪華轎跑的敞篷修理,據說憑借著祖上傳下來的手藝,反而混得風生水起,業界聞名。 扎紙人的手藝就更不用說了,開始轉行做起了工藝品。 據說效果非常好,不僅僅獲得國家級文化遺產稱呼,聽說子孫還把生意做到了國外,搖身一變變成了藝術品。 仵作的多是去轉行做了法醫,或者去殯儀館,給人家做儀容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