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里爾復制了一大批數據,這些數據來自于互聯網,當他們通過編譯后呈現在賽博調制器面前,里爾看到的就是一個形狀古怪無序,光怪陸離的城市。 這個城市讓人迷失,滿足人們的好奇心,又激發人們的探索欲。 很快,里爾使用算力基于這些數據中的一些內容,構建了幾個有目的性清除相應數據的程序。 這些程序在城市中搜尋和被自己認為應該清除的數據,又通過被擊潰的數據化為己用—— 很快,這幾個程序就變得足夠強大,相互吞噬,最后剩下兩個最大的程序,引發一場巨大的對抗 整個過程就像是鏈式反應一樣,一旦進行到某個階段后,反應就加速進行,再也無法控制。 所有用于儲存數據的內存都被程序化作己用,被程序驅動著朝最后的敵人發起沖鋒。 最后的兩個程序一直到失去基本邏輯結構后停止運轉,相互糾纏的樣子就像一朵巨大的失真蘑菇云. 所有數據都失去了可讀性,再也沒有有意義的東西存在于這個內存扇區中。 里爾捏起其中的一塊碎片喂給小章魚,后者嚼了兩下,把數據孢子原原本本地吐了出來—— 【小章魚:(×ω×`)!】 里爾笑笑撓了撓它的腦袋,看著這個已經完全崩潰的扇區,回答了小章魚的問題: 【里爾:核能和輻射在我的世界開發出了匪夷所思的功能,但最終,它們仍然無法解決的,是戰爭。】 【里爾:戰爭從未改變。】 SCFR優秀的數據讓所有研究人員都驚嘆不已! 一個中型的SCFR發電站占地為10~20公頃,功率可以達到500兆瓦,已經完全足以供給一些中型城市和工業區! 里爾略帶感慨地看著屏幕上的東西,等待著研究人員們咀嚼這里面的內容。 其中本就是原子物理學大佬的奧托博士一眼就看出這種設計是可行的。 但可行不意味著簡單實現,不然早就有人搞定了。 SCFR的難點,中子通過率控制算法需要基于大量的核試驗來總結歸納,這種“大量”粗略估計,大概需要全世界跑步進入核能泛濫時期,進行核軍備競賽,才有可能堆出這樣的效果。 中子通過率算法需要一整套先進中子調制系統來實現,其中充當反射中子的鏡面材料需要做到納米級厚度,層層排布在反應堆中,基于算法控制中子通過率。 由于反應堆內復雜多變的反應情況,中控必須具備超級計算機級別的演算速度,而且得搭載一個具備基本智能的自主學習AI。 很顯然,這個難點完全可以得到解決:布魯姆公司就是當今計算機領域軟硬件的專家。 其次需要解決的就是熱管理系統:SCFR的發電模塊可以和傳統技術一樣使用蒸汽渦輪機,但那樣一來,SCFR的性能會得不到完全釋放。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