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電匯、銀行單據、電話記錄.一應俱全。 “.上網搜一下就知道了,我都傳到網上了。” 相當大膽的作風,里爾也順手上網查了一下,還真能查到。 發布會以奧巴代亞被抓作為結尾,不過社會反響就大發了。 回到哈蒙德實驗室的辦公區域,里爾捏了捏眉心,這事能帶來的影響很深遠。 不容易被發覺,但普通人意識到改變的時候就晚了。 馬丁組織了一下語言說到:“軍工股漲瘋了--不只是斯塔克工業在漲,其他涉及軍工產業的企業都一樣。” “.伱想讓我們加入?” 人造血液是種醫療用品,可供民用,當然也可以供軍用。 “這對生意有好處。” “短期來看罷了,要是世界打爛了,我們什么都守不住。” 局面惡化的情況下,交戰雙方都會撕下自己和善的面具。 暴力是支持權力的最底層邏輯,交戰方賭上一切為的就是砸碎對方與自己不同的權力構造,將其同化。 當社會秩序一層層化作籌碼砸出,他們會像賭徒一樣不顧一切將身邊所有的東西化作籌碼砸出去。 一個沒有軍隊的組織又怎么保住自己的生產資料? 辦公室窗外,樹葉在微風下晃動。 馬丁不懂嗎? 他很懂,但說實話,他唯一想做的就是干碎奧斯本集團,別的他其實沒那么在乎。 不過他遲疑了——倒不是因為里爾這三言兩語說服了他。 而是他一直在觀察里爾:他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好奇地他用負片能量感受了一下里爾的負面。 他感知到的是一個無法用言語說明的靈魂:那是一個痛苦、狂躁、冷酷.等等一系列情緒堆積起來的怪物。 馬丁每殺一個人,或者釋放一個人的負面情緒,將人轉變為純粹的惡,也會讓他積累一定量的負面情緒。 如果按照這個標準計算,那里爾的負面情緒,估計起碼得有意識地殺了幾百萬人才有這種效果. 他干什么了?躺在醫院里的時候做夢,夢里放核彈了?做夢就算了,他自己還當真了? 不管怎樣,馬丁不想放出一個這種級別的精神病來——他總覺得里爾真的有這種能力。 而惡和善理論上并不意味著兩份記憶,就像馬丁本人一樣--慈善家馬丁和黑幫老大底片先生都是同一份記憶,而且在做好事和惡事的時候都是發自真心。 如果連這種精神病都覺得世界打爛了這么恐怖,那他最好也重視一下。 里爾不知道馬丁在想什么,他敲了敲桌子:“我們還是以民用市場為主,而且我們還得為反戰做宣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