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電影將克拉拉絕命書里回憶的與伊登王子相處的場景一一復刻。
午后的莊園里,伊登王子奏琴,克拉拉伴著琴聲載歌載舞。伊登王子以才情盛名中原,小提琴、鋼琴都奏得極好;克拉拉作為埃德公主自幼學習聲律舞蹈。洛克的作曲韻律和埃德不同,見克拉拉難以跟上洛克的經典舞曲,伊登王子特地改造洛克曲譜,甚至為克拉拉創作了幾曲埃德風情的樂曲。
伊登王子也擅詩畫,但他并不喜厚重冗雜的宮廷風,他更愛以“抓拍”“特寫”之態捕捉人物在沒有刻意擺弄造型時的情狀。在與伊登王子相處的時候,克拉拉難得收回了需要在大眾視野前表現出的端莊賢淑、孝悌溫良,以真性情示他。伊登王子也為她作畫寫詩無數,那些畫作詩歌里都描摹了一個大眾視野里見不到的小女兒情態的克拉拉形象。
伊登也常帶克拉拉去民間,他有很多民間友人,他們可能是新秀的詩人、畫家、作曲家,王子和平民的友情讓克拉拉感動:伊登與他們坐在一起的時候,此地就沒有了王子與平民,他們共飲共歌共賞的樣子是那樣率性親切,有贊美但沒有奉承,有玩笑但沒有貶低,伊登和他們比和他的長兄長嫂更像親人,好似是埃德教修主口中“上一世情感的延續”。
克拉拉看在眼里,卻不知心里到底是怎么樣的滋味:她欣賞、愛戀伊登的才情,但沉溺于詩書琴畫絕不是一個王子的應做之為。伊登志不在政,在政事上幾乎毫不參與,這是克拉拉無論是作為妻子還是潛伏在他身邊的敵國間諜都不愿意看到的!
只是一天,參加宮宴時伊登王子被凱特王子灌了酒,克拉拉將他扶回房間的時候,伊登已經不清醒了,半醉半醒間,似乎說的是醉話,又好像是酒后吐了真言。
“克拉拉,是你么……?長兄長嫂不在這里罷?大概是不在……我看不見他們。呃……長兄還是這么愛為難我,他們沒有為難你吧?我記得你……呃,不勝酒力,要是也被他們灌就……就麻煩了。”
大概是借著酒勁,伊登王子把敢說的不敢說的盡數傾訴出,比方說長兄從小到大是如何處處壓制他這個次弟的;又比方說,他伊登其實并非毫無建功立業之志,但只是長兄強勢,又生性多疑,他不得不才表現出自己“無心政事”,沉溺于自己詩書琴畫的天地!
看到這里,雪銀莉好像感覺雷諾戳了戳自己,悄悄在她耳邊拓展:“這段情節,其實正史上并沒有參照,正史上凱特王子和伊登王子還是相當和睦的,并沒有影片里這樣‘凱特王子茍待次弟’這樣的記載在。”
“……”雪銀莉剛醞釀出的情緒直接被雷諾扼殺在了搖籃里,“電影就是電影嘛,又不是紀錄片,為了人物形象和感情塑造肯定要對歷史進行一些藝術加工啊。”
確實是這樣,這段劇情的靈感來源在哪里雪銀莉并不知道,但這段劇情是確實有效推動了情節發展。那一天晚上,被情緒帶動的克拉拉公主也與醉酒的伊登講述了許多自己幼年時的故事,兩人算是同病相憐,交心過后,更加惺惺相惜。
后面的一些劇情表明,伊登王子的酒量和酒品都極好,“醉酒吐真言”究竟是有心還是無意在影評界一直爭論紛紛。但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影片里塑造的那個被長兄針對、郁郁不得志的伊登王子,確實需要一個契機傾訴心中的不得志。
很快,迎來了電影的高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