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負能量實驗-《星辰大遠航》
第(3/3)頁
他們已經說服工業部門為實驗生產這樣一個鏡子,然后還和軍方取得了共識,要求做出來的鏡子可以被天琴號的主炮打出去。同時還必須在制造鏡子的過程中預留一些探測設備安裝位置,以方便他們在實驗的時候觀測,看看是否真有負能量反應。
是的,人類現在已經有了負能量探測方法,這或許就是這些年來唯一的技術進步吧。
大概是先制造出一種極化子和波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物質,然后通過觀測在特定條件下它們是否能被推力逆向加速,即極化子和波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物質受到向前的推力卻出現向后運動的情況,如此就可以判斷是否存在負能量。
這個辦法的理論其實在地球時代就已經提出來了,只不過人類現在用高超的科技把它變成真正造物。過程并不簡單,這需要一個文明在微觀科技領域有極其精確的操作水平,還有高超的材料科技。
其實還有另一種辦法可以探測到負能量,那就是量子場論里預測的,在極小尺度上,空間總是生產所謂‘虛粒子’,這些虛粒子以粒子和反粒子形式不斷生成和湮滅,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可能暫時擁有負能量。
這種現象在卡西米爾效應中得到了體現,即兩塊金屬板足夠靠近的時,它們之間的虛粒子壓力會小于板外的壓力,從而產生吸引力,此現象也被人們認為是負能量存在的間接證據。
不過相比于第一種辦法,用這個原理制造的檢測器就沒有那么精確了,且只是可能的間接證據,就算能探測到也不過被看做另一個卡西米爾效應實驗,肯定是不如第一種辦法直觀且肯定的。
科學家們把這樣的探測器安裝在由強力材料打造而成的鏡子上,然后用殲星炮打出去,如果這種辦法真能創造負能量,那么探測器傳回的反應就是極化子和波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物質被推力逆加速了,反之則沒有。
實驗嘛,肯定不能只做一次,所以接下來的時間里,工廠方面都是在忙著生產強力材料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