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會按照項目組布置的科研工作去做,并且出色完成。
他們同樣是人類文明科學進步不可或缺的一顆顆螺絲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作用。自人類踏上星空以來,就沒有哪一項科學研究完全是由一個人完成的。
那些有名氣的科學家也只不過是擁有自己的一個科研團隊罷了,他們拿出成果的背后,都有一個個團隊在支持。
就如當年人類文明研發成功的常溫超導一樣,并不是許真義一個人的功勞,而是他和他整個團隊的功勞。
而這樣的科學團隊,現在人類文明有非常多,有大型科研團隊也有人數較小的科研團隊,他們在各自領域由該領域頂尖成就的科學家帶領。
這些科研團隊的人數從數萬到數十萬不等,科研團隊的領銜科學家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與人類文明的官員選拔一樣,五百年競選一次。
不過跟偏向官員體系的競爭不同,這些在領銜各自領域的科學家競選并需要許多人投票,而只是相關科學領域人員進行評判。
而今天跟岳淵在天琴號上談話的,就是這眾多領銜科研團隊科學家的一員,名叫鄭九原,年齡只有3050歲,非常年輕,目前致力于從負物質角度去研究新理論,手底下有一個幾萬人的科研團隊。
他是天琴號擴員之后的新成員,目前兼職于天琴號上一所大學的教授,任期五百年。
就在不久前,他剛跟在其他科研船上的其他科研團隊開過一次會,岳淵也參加了,因對他在會上表述的觀點感興趣,所以在會后便叫他來說說話。
另一個人是岳淵的老熟人易凱,由于基因技術進步的原因,現在他已經不是原來那副七老八十的蒼老模樣了,而是看起來像一個五十幾歲老者。
是的,人類的基因技術可以延長壽命,但卻做不到返老還童,易凱的模樣能變得年輕二十歲已經算用上很多保養技術了,當然.他的身體依舊很強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