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是的,如果你們的天文學不差大概已經猜到了,我們所說的地方就是距離我們銀河系七億光年之遙的牧夫座大空洞。
我們剛開始認為,在我們銀河系附近的本地空洞就能達到目標,但我們似乎錯了,經過我們科學家對暗物質結構的計算,本地空洞似乎不夠大,極大可能無法消除實驗影響……
我們相信我們科學家的計算,所以我們并沒有選擇就在我們銀河系附近的本地空洞。是的,很可惜,有這么一個如此近的本地空洞卻不能選擇,可沒辦法……本地空洞的直徑只有1.5億光年,它真的達不到要求。
我們的科學家計算過,在以我們銀河系為中心的巨大宇宙尺度上,或許只有牧夫座大空洞最有可能了,它的直徑有2.5億光年,是眾多空洞中最大的,如果它還不合適,大概我們只有滅亡一途了……】
看到這里,所有第一艦隊上的人類都眉頭緊皺,牧夫座大空洞他們當然知道,那是宇宙中一個非常巨大的區域,幾乎沒有星系存在,是目前人類已知的最大空洞之一。
其空洞的直徑約為2.5億光年,這是人類1981年就已經發現并大概測量得知的,這個空洞位于牧夫座方向,距離地球大約7億光年,平均每一千萬光年才有一個星系。
因為從地球看它大概在牧夫座方向的區域,這也是它名稱的由來。
用一個恰當的比方來形容它的大小,如果銀河系位于牧夫座空洞的中心,那么人類直到1960年代也不會發現其他的星系存在。
如此大的區域按照宇宙星系分布密度,這樣的尺度應該有大概五千萬個星系,而牧夫座大空洞卻只有區區六十個星系。
有人認為牧夫座空洞是由多個小空洞合并形成,如同小肥皂泡合并成一個大肥皂泡那樣,這種理論可以解釋為什么少數星系在空洞中中心一片管狀區域存留。
人類的天文學發展還算不錯,至少對牧夫座空洞的估測在這里得到了先驅者的證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