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因此,人類考察團第一次得到布克類的資料。
施麗芬一邊控制著戰術鎧哐當哐當地走路,一邊看著動態圖文明發過來的資料。從資料的介紹可以得知,布克類是這顆星球上唯一的原生智慧生命,據動態圖文明研究,他們誕生智慧大概已經一千萬年了。
也就是從有意識地學會使用工具、制造工具到如今的電氣化社會,布克類花了整整一千萬年。當然,這只是大概,畢竟動態圖文明也沒有時光倒流的本事,他們只是結合布克類的歷史資料和自己的考古所得推算。
從這點來看,星際時代的考古技術同樣是一門手藝,并未過時,考古不止可以用在低級文明身上,還能在發現生命星球的時候得知星球上生物的演化史,在發現其他文明遺跡的時候也能排上用場。
從外型上看,布克類跟這個星球的大部分動物一樣,都是六條腿結構的,不過是用四條腿走路,前面兩條腿已經演化成可抓取的手結構,不過并不像人類的手那樣有大拇指對抗結構,而是通過卷握的方式握住東西,有三跟手指。
從骨骼結構和手部歷史演化特征看,他們的手有向對抗結構演化趨勢,不過現在似乎還在過程階段。
至于四條腿就比較神奇了,它們的演化歷程跟手完全不同,甚至正在看它們演化資料的施麗芬都有些懷疑布克類的手和腳是不是同一個種族所擁有的東西,因為他們的腿居然是蹄結構。
用地球時代對動物的分類,這類蹄結構屬于奇蹄目,但不是如同馬蹄那樣的一瓣腳趾,而是三瓣,跟他們的手一樣,不過完全沒有抓握力,只能為身體提供支撐,就跟牛蹄的功能類似。
身后長有一條連接著脊背的尾巴,全身長滿藍色毛發,生殖器位于后端。從整體結構上看,下半身跟鹿有些像,而兩只手連接的上半身則在前腿之后稍微向上彎,但并不長,兩側是兩只手,總體看起來有點像人們想象里的動物――半人馬。
不過也不盡相同,首先他們上半身跟人一點相似度都沒有,且沒有人們想象中半人馬那么高的上半身,頭部也跟人沒有一點相似度,倒是長得一張長長的臉頰,馬臉用在他們身上十分貼切。它們前兩腿和后兩腿的長度也不一樣,前腿高后退低,背部呈10度向下傾角,這種結構不利于乘騎,也不利于奔跑,能從自然界中生存下來估計是因為進化出了智慧,要不然在這個猛獸遍布的星球估計早就滅絕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