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匚字路線-《星辰大遠航》
第(2/3)頁
在這樣的情況下,人類想要找到兩條旋臂之間恒星較多的連接處不可謂不難。
可以說上下左右看過去都是群星,只不過有多、少、厚、薄之別罷了。
因此為了找到一條可行的星路,人類決定再多出動些探測器、探測飛船,讓它們銀盤上下方向飛,以為人類提供有一定角度的俯視視角。
當然這并不容易,畢竟銀河系雖說是一扁平的棒槌狀星系,但它的銀盤厚度還是很厚的。
以銀心位置為例,那里的厚度就起碼達到一萬二千光年左右,太陽系在的位置則大概有六千光年厚度。越往外厚度就越薄,而人類如今所在的位置,銀盤厚度大概在五千光年左右,當然人類并不在最中央,這也是向上下方向發(fā)射探測器方案可行的原因之一。
這得益于人類航行路線的選擇,為免遇到其他文明,人類一般都選擇銀盤的上端、恒星不是很密集的星路走。
或許人類的運氣還算不錯,在多方面探測、觀測結合之后,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一處可能的路線。
那是在距離如今人類所在大概兩千光年的地方,方向恰好在人類如今的航行方向上,屬于獵戶座旋臂中末段。
經(jīng)過人類多年觀測發(fā)現(xiàn),那個位置兩條旋臂之間有一些稀疏恒星,是獵戶座旋臂和英仙旋臂最可能通過的地方,也是兩條旋臂之間恒星數(shù)量最多的地方,可以說是兩條旋臂的模糊連接點。
如果那里真的可以通過的話,那么人類想要抵達目的地,所需要走的路線大概就是一個“匚”字型。
若是把旋臂之間的虛空看成一條河,那么人類從此刻所在位置抵達渡口就需要有兩千光年路程,再算上折返與跨越旋臂的路程,此行一共要有八千光年。
八千光年啊,這要放在之前,人類想都不敢想,三級文明一路馬不停蹄也得跑一萬六千年,當然了,三級文明不可能跨越得過去,因為恒星之間的距離限堵死了三級文明跨越的可能。
四級文明的初級階段也跨不過去,因為四級文明的初級階段航行技術只能達到光速,也就是1倍光速曲速。在大統(tǒng)一力場方面取得一次大突破之后,才具備10.079倍光速曲速的航行能力,也就是四級文明中級階段。
當然了,這些人類目前還不知道,畢竟人類一開始就直接掌握了10.079光速曲速技術,故而現(xiàn)在整個人類文明都認為只要進入四級文明都能直接擁有這樣的航行技術呢!
十倍光速趕路也就是八百年,不過這只是理想狀態(tài)。真正趕路不可能做到一路疾馳,那不現(xiàn)實。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堡县|
科尔|
永丰县|
旺苍县|
会昌县|
克东县|
上栗县|
东光县|
安顺市|
逊克县|
青田县|
阜阳市|
高雄市|
蓬安县|
龙泉市|
中宁县|
蓝山县|
怀仁县|
尼木县|
秦皇岛市|
丹巴县|
博湖县|
洛阳市|
桐乡市|
阜宁县|
兰西县|
吉隆县|
海阳市|
曲水县|
壶关县|
奉新县|
新乡市|
星子县|
荣成市|
桃江县|
崇仁县|
电白县|
安化县|
全南县|
保亭|
华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