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所謂的駕駛艙,自然是要跟意識同頻設備連接的,但顯然人類不可能會制造那么高級的東西,也不需要制造那么高級的東西,人類只需要按照自己的人體工程學設計,造出至少八千個駕駛艙,并按要求預留好鏈接端口就行。
按照智能系統的說法,到時候‘意識同頻設備’展開之后,自然會自動接入到這些預留端口中,從而實現意識鏈接。人類不知道喚醒者的‘意識同頻’設備到時候如何跟自己的造物鏈接,但也不需要知道,照做就是了。
好在人類在此之前就已經進行另一輪工業升級,新型力場材料強力材料生產工廠已經出現,所以在新艦計劃開始的那一刻,便可以投入使用,其他方面的制造業,諸如反物質工廠之類的也同樣如此。
于是繼天文級粒子對撞機之后,人類再次進入了轟轟烈烈的大建設時代,而這一次,只是為了建造新的旗艦。
五百年滄桑歲月,放在地球時代也算滄海桑田了。但在星際時代,也才堪堪讓人類完成一艘旗艦的建造。
常言說道,計劃趕不上變化。但在這一次人類的新旗艦建造計劃里,卻是變化促進了計劃。
在這段漫長的歲月里,人類除了在一邊拆除天文級天文望遠鏡將其材料回爐重鑄,然后用以建造新旗艦之外,在科學技術領域的探索研究也未曾停止。
在此期間,人類在應用技術上不斷提高,許多分支科技上的應用成果層出不窮,這些都在新旗艦的建造中起到了促進作用,很多新技術、新造物都被用在這艘新旗艦上。
同樣,這些年來,人類對四級文明層次的各種應用技術也越發成熟,各種制造工藝也都達到了四級文明層次。
而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人類在大統一理論框架下,終于成功掌握了全息影像技術。
全息影像技術也叫全息屏技術,對于這種技術,人類其實都很熟悉,畢竟那些只要跟科幻沾邊的電影電視劇基本上都有全息屏出現,算是科幻的標配技術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