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生命科學院的一些科學家團隊對思想烙印技術的新發現進行深入挖掘的時候,其他科學團隊也在進行著其他方面的工作。
眾所周知,四級文明的標志是大統一理論,而大統一理論是重力勢阱技術的理論基礎,有了重力勢阱技術,人類就可以大規模保存反物質了。
那么所謂的大規模反物質從何而來?
肯定是人類自己制造的,總不能憑空冒出來給人類。
所以在實現大統一理論之后,人類的部分科學家和工程師就致力于反物質生產制造工作。
那么反物質該如何制造呢?
反物質的制造方法并不是直接就大手一揮在一個麻袋上寫:一袋反物質,就馬上可以抗出一麻袋的反物質的,不是的。
人類表示我們不會這種方法,所以只能一步一步來了。
物質的構成大家都非常清楚,原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原子又由原子核與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里面又由質子與中子構成.
反物質的概念在地球時代就有了,并且人類也有相應生產正電子、反質子之類的帶電粒子的工藝程序,陽電子炮就是人類具備生產大量正電子能力的標志。
那么電中性反物質也可以按照這個思路去生產。
這種方法,人類稱之為伽馬射線轟擊法。
首先,人類工程師們需要制造一個伽馬粒子流發生器,伽馬粒子流是由放射性原子核在發生α衰變、β衰變后產生處于高能量級的新核向低能級躍遷的過程產生的,一般來說核爆炸本身就是一個伽馬射線光源。
這對具有成熟可控核聚變與裂變技術的人類來說并不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