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人類科技至上的氛圍下,一個個人類科學團隊或是外星人團隊都在各自領域發光發熱,他們或是將主攻方向放在曲速泡上,或是放在快子上,還有其他相關的方向,諸如弦振動引發的質量變化問題、抹去實驗變化的希格斯機制出現的環境問題研究、天文級粒子對撞過程中強力弱力電磁力三者在特定環境的物理表現.等等。
科學研究在廣度上得到了拓展,這使得有很多團隊也參與到了各類型課題中,其中就包括當初遠在十幾光年外的那幾支研究這片空間邊界的科學團隊。
那些科學家在了解到人類目前在大統一理論探索上的進展之后,也在嘗試使用其他理論去解釋這片空間的邊界問題,企圖破解其中秘密。
當然,畢竟是六級文明造物,以至于最終他們也沒能成功,但卻讓他們打開了一種思路。諸如,他們認為這片空間邊界應該有一類神奇的膜,這種膜是時空的邊緣,它是空間自身結束的地方。
這點得到了很多科學家的支持,其實通常在弦理論中,空間是無法終止的,沒有D-膜就無法終止,但它事實上卻是一個很成功的理論。
種種理論都有相互矛盾的地方,比如弦理論中就有提到二十六維,可超弦理論卻只有十一維。宇宙不可能又是二十六維又是十一維,所以兩個理論肯定有一是錯的,但錯并不代表應該被全盤否定,因為它也有對宇宙有正確描述的地方。
從科學家們開辟新視角開始,人類總算是結束了漫長的科學安靜時期,便進入了熱鬧非凡的各種理論預言爭鳴的時代。
而這種時代的到來,不論每一種新理論新預言是對是錯,毫無疑問都會對人類研究大有利處。
果然又經過半個世紀的艱苦奮斗之后,在經歷無數次天文級粒子對撞實驗之后,人類在大統一理論的研究進程上,終于再次向前邁進了一步。
有一個科學團隊發現了一種名為質量勢井的現象,它是基于D-膜概念和希格斯機制而得出的一種物理現象。研究人員發現,在天文級粒子對撞實驗環境下,會產生一種質量勢井效應。
該效應基于希格斯機制,跟黑色D-膜過程有莫大關系。他們認為,質量勢井是黑色D-膜形成過程中表現出時空扭曲的原因,它不會表現出天體一樣的大質量,因為它本身是一種由能量勢井等效的現象。
這一發現,讓人類科學家普遍認為,人類發現了曲速航行的秘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