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宇宙風起云涌,喚醒者、硅基聯合體、收割者,各方都因為銀心聯盟到處廣播的內容忙活了起來。
其實不光是他們,一些探查到廣播的普通六級文明也在暗暗留意星空,或是出來探查一番,或是察覺到近期可能有大事發生,索性往自己的小宇宙里躲。
那黑暗的星空之中,不知多少文明在穿梭,只是那些文明對于人類來說太過高級,完全發現不了。
因此人類如看到的星空依舊很安靜,依舊看到的是一片祥和的星空。
現在人類已經放棄尋找外星文明遺跡,從赤焰文明那里得到這片星域可能存在外星文明遺跡的消息之后,人類就努力尋找,可惜找到現在,千年過去了,什么都沒找到。
持之以恒是好品德,但人類總不能把時間都浪費在尋找遺跡上,人類還有許多重要事情要做,比如新粒子對撞機項目、巡天望遠鏡陣列項目、以及小灰軍用版升級項目等一些列文明級別的大型項目。
因為通訊延時的關系,人類肯定是不能把文明整體分成許多部分分散出去尋找外星文明遺跡的。倒是可以讓每個強人工智能帶領一個探索艦隊去探索,但制造強人工智能也是要很多成本的,時間成本、技術成本,有那功夫造那么多強人工智能,還不如拿去各個恒星系里挖礦,為以后的新粒子對撞機項目服務呢!
一個是切實可看到、至少可以驗證真偽的實驗項目,一是只有消息不知存不存在的外星文明遺跡,孰輕孰重人類還是清楚的。
當然了,放出去一兩個強人工智能率領的無人探索隊也不是不行,其實人類文明在決定找一個恒星較為密集星域開始新粒子對撞機項目的時候,就已經有此安排。
不過強人工智能畢竟不是生命,它雖然在很多層面的能力上超過人類,但卻也不是萬能的,把它們放到探索上效果遠不如工程制造、生產業之類的好。
聊勝于無,人類在前往合適星域之前,便放了一個強人工智能探索隊在這里繼續尋找,反正到時候人類要打造新粒子對撞機也需要很長時間,就放著強人工智能慢慢地一顆顆恒星找,沒準有驚喜也不一定。
預定星域大概距離人類啟航之處兩百光年左右,光算航程的話大概需要三百多四百年時間,不過星際航行不是距離除以速度再把時間膨脹效應加進去就完事,還要算上中途補給的時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