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人類憑借一支艦隊的力量,成功將一顆地殼運動快要停止的星球再度激活,讓它的最后力量爆發出來,重新成為一個存在火山噴發的活躍星球。
如果按照古人的世界觀看,這就是摘星拿月,這就是滅世之力。
無數巖漿從外地核滲出,被激活之后的強大內壓讓這些巖漿擁有了強大的力量,于是第一處火山噴發、第二處火山噴發、第三處火山噴發
這一刻,這顆星球仿佛成了一個球形的煙花之地,到處噴出赤紅鐵花、濃郁煙氣。無數復雜的化學反應、物理現象在這里上演,沉寂在地核深處的各種元素在這次翻滾倒騰之后,在地表融為一體。
從太空望去,都仿佛能感受到那個場面的激烈。赤紅的巖漿流淌與明亮閃爍,讓人感覺那就是真正的人間煉獄。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樣的場面卻也可以稱得上是創世,熾熱巖漿、顫抖的大地、騰升的煙塵、隨處可見的等離子體,仿佛讓看到的人感覺這是一副創世景象,它們就如傳說中的水風地火涌現、天地初開、陰陽初判的場景。
因為這一刻,這顆星球開始有了大氣,雖然最終成分還不清楚,但在外力打幾下激活了的一連串化學反應確實讓它誕生出了氣體。
可惜它距離其主序星太遠了,光的信仰來到這里已經是強弩之末,成不了“神說要有光”的神棍之語,否則數十億年后,它未嘗沒有機會演化出一生機世界。
三顆小行星擊中最后存在地下基地的地方之后,軌道轟炸也接近了尾聲。因為在三發小行星撞擊之后,人類已經探測不到反抗力量了。
那些擁有偏振護盾的陸基炮臺以及殘余防御工事,也在這股力量下,化作飛灰,也包括基地內儲存的無數納米機器人。
因為沒有人會跟你打地面戰,這也是人類雖然有類似機甲的戰術鎧,卻只用于星球表面活動的原因。
“明白,岳帥!”
之前艦隊的軌道轟炸確實摧毀了很多深度較淺的地下基地,但對于那些深度較深,抗震能力又做得不錯的地下基地,光靠戰艦的炮彈顯然沒法真正摧毀他們,好在太空之中還有小行星這些主力,使得人類沒有費太大勁就消滅了這顆星球的反抗力量。
一聲聲應答之后,天琴號指揮中心眾人漸漸離去,他們需要回到自己的居住空間里睡一覺,確保有足夠精力應對接下來更激勵的戰爭。
是的,第十三行星作為人類的資源開采,新戰艦制造基地,必須要留下一支分艦隊防御,防止對方出動分艦隊突襲,而南海號因為搭載強人工智能的關系,也得留在那里。
那支由兩千四百萬艘戰艦組成的龐大艦隊就要到了,人類第一艦隊現在只有六百萬艘,再除去用以停靠在第十三行星開采資源的南海號,能用來對抗敵方艦隊的戰艦,也就差不多只有五百萬艘了。
“哈哈,保證他們有來無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