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至于‘左腳踩右腳升天’的問題,岳淵是根據卡布列蘇烏爾托夫斯基的話,結合磁推模型搞明白的。
畢竟岳淵雖是軍人出身,但經過了這么多年的科學熏陶,他的科學素養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如果真拉出來作比較的話,可以說他已經達到了現在人類文明二線科研人員的水平。
就岳淵所了解到的這個模型來看。
設計工程師們在磁推模型的動力推進部分,嗯也就相當于平常推進器核心部件。以往的推進器,直接是在動力爐中產生高能粒子,然后通過粒子流的方式向外噴出,這個過程中還帶有光壓輻射,以此給飛船提供反向的推力。
而這個磁推模型,則是利用精湛的三級文明技術在其核心部位做出一種穩定的波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物質,然后在這種物質中置入數以萬億顆極冷銣原子,用以制造愛麗絲環。
然后利用精湛的三級文明納米技術,通過精確改變外部磁場等方式來調節誕生的愛麗絲環的大小和形狀。
利用這種辦法操作,人類對愛麗絲環的操作精度可以達到1納米上下,誤差只有0.05~0.1納米。
這可比當初地球時代的操作精度大了千倍不止,當年人類找到愛麗絲環的時候,通過磁場改變它的形狀和大小的精度也不過達到幾百微米。
可如今在真納米技術的加持下,直接就起飛了。
在這種精度下,人類的工程師才得以設計出如此復雜的愛麗絲環嵌套結構,而這里的波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物質,則必須一直處于極低溫環境之中,如此之后,人類工程師再用極其精巧的磁場共厄原理,設置了一套維持愛麗絲環存在的裝置。
而為了維持這里愛麗絲環長久存在,其所在的波色-愛因斯坦凝聚態物質也必須保持極低溫度,從數據上看,非常接近絕對零度。
這里面存在著一組組相互嵌套的愛麗絲環,它們的存在使得這個磁推模型核心擁有了一個穩定的單極磁場。
工程師們將其外形設計成一個個環形結構,內環外環、環環相扣。
而在磁推核心另一個部件上,則是另一套嵌套的愛麗絲環結構,這一套愛麗絲環結構則是起到改變磁推模型磁源性質作用。
也就是在這套磁推裝置工作的時候,有大量磁源質從這一套愛麗絲環穿過,并使自身變成一種相反的磁單極子。
而在這一瞬間,從這套嵌套愛麗絲環穿過的磁單極子則會因為‘場’的內在屬性,瞬間對磁推的核心單極渦旋磁場產生一個巨大的磁場排斥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