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曾經五萬艘戰艦,人工智能意識體是何等的意氣風發,它信心滿滿地追了人類和耐爾文明數百年,可到如今,就只剩下它自己一個戰艦了。
數個小時之后,它所在戰艦的三個主推進器噴口被第三艦隊的近防激光能量炮小心翼翼地打廢了一個,冷核聚變推進器噴口被打變形,副推進器全部被點射掉。
它的三聯裝主炮也被一發不帶氫彈戰斗部的電磁軌道炮一炮打得變了形,近防炮也一一被點掉。
人工智能所在戰艦在這一刻失去了攻擊能力,也失去了將自己加速到30%光速的可能。
它最后的逃跑希望真正破滅了。
人工智能意識體現在能做的,只是控制這艘戰艦的一切內部設施,包括開關門、開關各種原戰艦上的屏幕。
到來這種地步,人工智能意識體原本是想給聯軍司令部發出電磁波,說自己可以投降之類的話的,奈何它這時候發現,自己戰艦上的大功率電磁波廣播硬件已經被第三艦隊破壞。
它失去了遠程說話能力。
耐爾人對自己的戰艦布局還是挺熟悉的,他們知道人工智能本體所在戰艦的布局,故而把這個任務交給他們,確實是專業對口了。
通過天琴號的探測器,人類看到失去反抗能力的人工智能戰艦周圍很近的位置出現了四艘第三艦隊的戰艦。
緊接著,一根根原本用作太空電梯纜繩的高強度纜繩從這四艘戰艦被放出來,然后在末端機械結構的作用下,勾在人工智能戰艦外殼的凹陷之上。
不多時,這四艘第三艦隊的湖級戰艦就噴著尾焰慢慢加速,緩緩將已經失去動力的人工智能戰艦向著紅矮星方向拖去。
第一、第二艦隊也回復了航行隊形,跟著一起往紅矮星那邊的基地緩緩加速而去。
塵埃已落定。
本次戰爭,人類一艘戰艦都沒有損失。這看起來非常離譜,但明白雙方材料科技差異的人都知道,其實并不離譜。
因為就連第三艦隊這只裝配了1號合金材料裝甲的艦隊,也才在這場戰爭中損失兩百零八艘。
再加上第四、第五、第六艦隊的損失,耐爾文明在這場戰爭中一共失去了兩千九百六十五艘湖級戰艦,戰斗人員折損兩千零七十五萬五千個耐爾人,目前他們還剩下兩千零三十五艘戰艦。
而人工智能雖然全軍覆沒,但實際上它只付出了差不多五萬艘戰艦,沒有人員損失一說。
從這個角度上看,就知道一個正常的科技文明,是很難打贏一個同級別人工智能文明的,特別是在差不多科技實力的情況下。
如果不是畢其功于一役,而是雙方都依托各自防守的星球作戰,那么最終的結果必然是科技文明一方被榨干最后的戰斗人員。
在太空作戰中,失去一艘戰艦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實在太多了,沒有數百億乃至上千億、萬億體量的人口,壓根就無法支持長久的消耗戰爭,畢竟對手作為人工智能文明,它們可不需要戰斗人員。
人類作為一個流浪文明,如果遇到的人工智能跟自己差不多科技實力,那脫脫地被虐的份,還好這個人工智能還在成長,且用的都是耐爾文明的艦隊,這才有了如今的戰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