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個白巨星的名稱,在耐爾人給的星圖里,是一長串編號。人類到來之后,也沒有改名,只是在口頭稱呼上直接將其稱為白巨星,而其內唯一的行星則叫大白星。
在這里,讓人類不斷有新的計劃,不斷有新的任務,不斷有新的目標,就這樣,人類一邊摧殘大白星,一邊從大白星上攝取各種資源,用以建造和發展。
如此,時間很快走到了人類抵達此處的第二十個年頭。在這段時間里,人類全部完成了5部太空電梯的建造并投入使用,五十座太空船塢也在那之后全面投入使用,并且在十年間,新造出了一百裝配大型電磁軌道炮的艘湖級戰艦。
當然,天琴號也在這段時間了內,完成了主炮換裝。
如果按照之前第一星域耐爾人的計劃,現在這個時間,第二星域和第一星域的耐爾人艦隊也該抵達人類所在的這顆白巨星了,可是現在卻一點影子都沒有。
人類分布在白巨星周邊的探測器也沒有探測到任何艦隊在減速。
當然了,人類實際上是不知道耐爾人有此等謀劃的,放出探測器警戒只不過是常規操作。
而也正因為不知道,當時耐爾人總體表現也給人類感覺到了較為友善,因此人類在這里的建造計劃并未太過考慮這些因素,一切都在按照計劃進行。
在此階段計劃里,人類打算在這里停留一百年左右,目的很明確,一是文明內部發展,主要是推進科學研究、技術以及培養人才之類的,這個自不必多說。二則是造物方面的改進與新增。
也就是之前的造艦計劃,即百年千艦計劃。千艘戰艦完工之后,人類便要離開這里,再次展開宇宙航行。
至于航行的目的,現階段自然是為了找一個巖質行星豐富的恒星系,然后停下來好好發展一番,爭取掌握真納米科技,將科技層次提升到三級文明,也就是宇航級文明最巔峰。
話雖如此,但卻不是說在白巨星這里,人類就不會對納米科技領域進行研究。相反,只要實驗條件,人類對真納米科技領域的研究和各種實驗從未間斷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