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就比如人類和耐爾人一樣,明明人類在許多科技分支上都領先于耐爾人,但卻搞不出滿足太空電梯要求的纜繩材料,也發展不出光子計算機。
若是之前,人類或許還認為這是目前人類個體數量太少的原因。當然,總群數量少也肯定是一方面原因。
但在得知耐爾人的計算機居然走的是光子計算機路線,結合喚醒者所說的那些話,人類的學者認為,或許單靠一個種族的思想、思考方式,或者說是智慧,并不能攻破那一道道擋在文明晉升道路上的壁壘。
因為宇宙規則是如此囊括、如此廣博、如此包羅萬象,而一個文明的個體甚至整個文明,都只不過是在宇宙某個角落,由其中一些物質構成的、具有不同運行方式的生命。
正如喚醒者所言,智慧終有極限。
憑借這樣一個個智慧生命個體去探究那繁多且包羅萬象的宇宙基本規律化作的一道道科技壁壘,無異于管中窺豹只見一斑。縱然也能看得真切,也過是得到一些只使用于某個領域的公式、定理罷了。
因此,想要更加全面的窺探宇宙各種規律的真面目,或許本文明個體之中的群策群力還不夠,還要讓其他種族以各自種族的思考方式,從本種族從未設想的方向去思考,如此才能從各個角度看到‘豹’的全貌。
種族智慧的這種情況在科學研究上表現是如此,若是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那么可能是這樣:同樣是一道兩個人都會的數學題目,考試的時候一個人輕易就做了出來,另一個卻忽然之間怎么也想不出來了,可過一段時間后,他又自己明白了。
嗯,這種比喻興許不太恰當,那么換一種形容,也可以說是見知障,即因注重深層指著和誤解所導致的阻礙個體深入實踐的現象。此言所指,并非表面上說的對具體事件、事物的知障,而是一個智慧生命所形成的思想回路中,固有的缺陷。
宇宙賦予生命以智慧,卻也讓智慧受困于誕生它的那個亙古思想回路!
如果這個猜測是正確的,那么不難想到,那個經常在銀河系廣播并且連低級文明都不放過的銀河系軸心聯盟,想必干的就是這樣的事。
除此之外,就是人類直接或間接接觸的文明了,像莫克星文明、坤泰文明、以及現在的耐爾文明,無疑不是有個體組成的科技文明。
到目前為止,人類還沒有遇到過任何一個單體文明。沒錯,當年喚醒者雖然以一艘戰艦的方式出現,但他們并不是單體文明,那只是他們的其中一艘戰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