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他的話再次引發了討論,雖然之前參謀部的方案很不錯,但這下子許多人卻認為,還是這個方案較為顧全大局。
也不是說參謀部之前提的方案不行,兩套方案都有很大操作空間,只不過用這個方案的話,可使人類不用背負主動誆騙之名。
雖說這玩意在安全面前一文不值,但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自然是后者好些。而且還能提前窺探耐爾文明所發之星圖真假,如此何樂而不為。
最重要的是,即便耐爾文明得到消息之后選擇前來堵人類,也趕不到人類前面抵達紅矮星。
而且,如果耐爾文明真是一個惡意文明,那人類跑就是了。作為一個流浪型文明,人類的各種工作平臺都是為了快速部署和快速開采資源而設計的,同為二級文明,人類的停靠補給速度一定比耐爾文明快,因此還真不怕耐爾文明追得上。
一場如何回復耐爾文明的小范圍討論就此結束,眾人各抒己見,最后由岳淵拍板決定,然后將人類的回復,通過中微子通訊,向著耐爾文明傳去。
是的,岳淵最終決定選擇告訴耐爾文明,人類已經完成轉向,并正向著紅矮星的方向駛去。
順帶一提,這顆紅矮星在耐爾文明發給人類的星圖中,是有名字的。根據翻譯,對于到人類的文字里,此恒星應該叫鍋蓋茫茫之星,也不知道語言學家是怎么翻譯的,反正岳淵在星圖上看到的名字就是這個。
至于之前人類所要前往的目標,也就是那顆黃矮星,則叫做大烈星,學名GV8989,G表示它的光譜型態為G,V是它的發光度。
回復耐爾文明信息只是一個差距,從接收到信息,在到討論確定,再由相關人員擬成正文,在提交到岳淵處審批通過,最后經過通訊、密碼方面的專家,將之轉化為信號形式在發出去。
這一切也不過短短兩天時間。
兩天之后,人類艦隊又進入了正常的航線時間。
其實像人類這樣的流浪型文明,遇到文明并且與之交流的時間只占很少時間,大部分的時間是像現在這樣,在宇宙空間中默默航行。
一方面是因為宇宙太過浩瀚,從一個恒星系跑到另一個恒星系耗時甚巨,另一方面就是在宇宙中遇到其他文明的概率太小。
從這個角度看,其實大多數文明大部分時間要面對的,應該是安靜而孤寂的宇宙空間,往往需要航行數百年甚至千年,又或是不知跑多少個地方,才會遇到一顆生命星球、一個智慧文明。
然而事實卻是,人類才踏上星空不到三千年,就遇到了很多文明,還有生命星球,也正因此,人類的科學家得出了一個宇宙生命普遍,宇宙文明普遍的結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