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自然是有成果的,諸位且先看看這個理論。”易凱說這,就在個人終端上滑動幾下,將一個名為‘思想烙印技術研究項目階段性報告’的文件打包發給小會議室眾人。
眾人也不多說什么,直接點開文件,然后一目十行地瀏覽起來。
時間緩緩流淌,待眾人一個個都將目光從自己的個人終端挪開之后,易凱才開口說話。
“想必諸位也大概看了報告內容,‘思想烙印’項目說白了就是研究大腦的方方面面,以期找到某種可以給大腦之中添加某個外來且根深蒂固的思想。”
易凱侃侃地說道:“因此我們首先要弄清楚,人與動物的區別,或者說智慧生命大腦與非智慧生命大腦的本質區別。換另一種說法,就是我們必須弄明白那個模棱兩可的‘思想’到底是依托于何種‘場’而存在的。
說到這里,我們還得先說說基因、進化。
諸位都聽過這么一句話,那就是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是人會使用工具,而動物不會。當然了,這只是一句十分片面的話。
真要說起來,動物活動,應該是在天促之下,以本能為指向、以信息為前導,進行的活動。我稱之為基因本能.通過非知的生物大分子雙向交流,由漸變而突變,非知地創造自身而進化,其進化只能表現在后代上。”
“而人或者說智慧生命則不同,人的進化是通過自知的創造與創造對象結而進化的,人隨時可以通過自知的創造而進化,不像動物只能非知地長期慢慢地改變基因而進化。”
這時候郁南風插嘴道:“嗯,但這與思想烙印項目有有何關系?”
易凱笑道:“別急,我之前不是說了么,思想烙印項目牽扯到許許多多科學領域,其中就有基因本能學、潛意識學、顯意識學、下意識學、自我意識學、神經突觸學、生物進化非知性、生物進化自知性等學科”
“是這樣。”郁南風點頭道。
見此,易凱也不東扯西扯,而是直接繼續開口道:“動物留給后代的只是基因遺傳密碼,而人類留給后代的是創造一切的工具,除卻本能基因之外,包裹語言、科學、文化、意識、觀念,以及其他物質世界的種種科技造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