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百年沉浮,世事滄桑。
在太空多點粒子對撞機建造期間,人類也在向著更高的科學高峰攀登。
工程師們在勞心勞力的建設太空多點粒子對撞機,各個領域的科學家也沒有閑著,他們在各自領域,帶領著各自團隊,對更高科學高峰發起一輪又一輪的沖鋒。
因為人類早已知道三級文明的標志技術是真納米技術,所以科學團隊研究的目的很明確,不是直接正面圖探索微觀納米技術,就是研究與納米技術相關或者一些前置技術。
當然,其他方面的研究也不會停止,只不過資源傾斜少有不同罷了。
在這種情況下,人類社會也涌現出不少新生代優秀科學家,而在科學技術方面,也有不少突破,更有不少新理論相繼被提出來。
首先取得進步的是量子計算機技術。
人類遇到過真正的納米意識體,所以很清楚,憑借人類現有的計算機技術,是不可能創造出那樣高級的人工智能的。因此一直以來,人類一直在想方設法提高自己的計算機技術。
人類早就實現通用量子計算機,不過計算機結構設計、各類邏輯設置等等還有優化的空間,故而這些年來,人類一直不懈努力完善通用量子計算機。
經過這么多年的努力,到現在,終于再次向前邁了一大步。
不過計算機方面的科學家們卻發現,即便是經過完善的通用量子計算機,也沒法真正成為擁有自我意識人工智能。
人類希望自己創造的AI越來越聰明沒錯,但卻不希望自己創造的AI擁有自我意識,因為那樣就意味著智械危機。
自從經歷“銀霧意識體”事件之后,人類就明白這一點,所以在促進通用量子計算機進步,創造更聰明AI的時候,人類一直有些畏手畏腳。
但到現在,人類科學家們卻發現,自己的通用量級計算機似乎已經達到了某個瓶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