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舉個例子,在尋常的數學中,有a和b,我們將其相加或者相乘,那就會得到一套式子a+a=2a,2=2a+2b,a+b=b+a,這些運算適用于大部分代數法則,但對于費米量,就不行了。 自旋這個物理量,如同讓一個人對其進行闡述,那基本上都會用類似自轉而又不是自轉的內稟屬性來形容,不過在物理學家眼里,可不能在口頭上用一個形容去描述它,而是需要真正的“鴻蒙量天尺”――數學。 而快子,則是在量子糾纏超距通訊之路被堵死之后,人類的物理理論中,唯一一種可以超光速的粒子了。 所謂的萬物理論不就是如此么。 它需要另一套奇怪的運算法則,比如式子,a*b=-b*a,a*a=0,b*b=0,這里的a表示一個沿著費米維度的運動,b表示第二個沿著費米維度的運動,若是要表示某個物體試圖沿著一個費米維度運動兩次,那就表示成a*a。等式a*a=0則表示這個運動不被允許。 當某存在進入一個費米維度,那就只能以一個“速度”移動,而這個所謂“速度”,本身僅僅是對什么是費米維度上移動的一個粗略類比,另一種貼切的說法,就是自旋。 陀螺的自轉可以大些也可以小些,這取決于釋放它之前用多大力氣,但基本粒子只能有特定的自旋,如希格斯玻色子沒有自旋、電子具有最小自旋、光子的自旋必須與它的運動方向平行、引力子的自旋是光子自旋的兩倍等等。 人們通常習慣認知中的維度,都是用長度來度量的,而長度就是一個數,諸如3公分、12公里、4微米等等。人們可以將兩個長度相加得到另一個長度,也可以將兩個長度相乘,得到一個面積。 那么研究這玩意有啥用呢,那就又得說回超對稱了。前面說了,超對稱是使得超弦理論平衡下來的對稱性,它是通過切除快子做到這一點的。 鬼魅的量子糾纏已經被證實無法用作超距通訊,那剩下的希望,就只有神秘莫測的快子了。 而奇特數學之所以與之有關,那是因為自旋的費米維度描述。 但超對稱的額外維度卻不是用數字來度量的,至少不是普通數字,它們用的事反對易數來描述,這便是構成超對稱奇特數學的基石。 但對超對稱的研究,卻不會因此而停止,因為許多科學家認為,許多理論之所以有局限性,或許正式因為人類認知的局限性與探索工具的局限性所致,人們只能通過一個又一個現象,從一個又一個角度去窺探宇宙萬物的本質,相信只要窺探的角度足夠多,那一定能完整認知那一個個物理理論背后的本質。 而自旋雖然是粒子的內稟屬性,但也有大小之分,在一個費米維度上運動意味著比不移動要自旋的更厲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