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就在新政府相關部門籌劃粒子對撞機的時候,人類探測器也將這個星系唯一的巖質行星資料,傳到了人類數(shù)據(jù)庫中。
此行星質量是地球的0.59倍,直徑是地球的0.8倍,星球表面平均重力0.69g,自轉周期20小時57分33.63秒。表面平靜溫度36攝氏度,表面存在大量液態(tài)水。
其軌道半周長11.8天文單位,近心點11.426天文單位,遠心點12.227天文單位,離心率0.034,衛(wèi)星洛希極限6751公里,不過它沒有衛(wèi)星,卻有潮汐力,來源是外頭那顆巨星氣態(tài)行星。
人類發(fā)現(xiàn),這顆行星雖然沒有衛(wèi)星,但卻擁有一個如同土星環(huán)一樣漂亮的環(huán),在橙矮星光芒的照耀下,呈現(xiàn)出一片迷人的景色。
其公轉周期17.997年,一年差不多等于地球十八年。
大氣成分以二氧化碳、氧氣、乙烯、水汽、氮氣為主,存在少量其他對人類有害氣體。其中二氧化碳占大頭,濃度達到了86%,氧氣12%,剩下是其他氣體。
濃郁的二氧化碳讓這顆行星擁有一層絕佳的保溫層,溫室效應達到了22.4攝氏度,大氣壓力也達到了7個標準大氣壓。
這一顆行星跟外軌道的氣態(tài)行星一樣,沒有衛(wèi)星。
一艘又一艘探測器來到這顆巖質行星軌道上,一部分探測器組成一個覆蓋全星球的網絡,另一部分則直接降低軌道,然后開始進行無人登陸探測。
現(xiàn)在人類是二級文明,已然掌握中微子通訊,許多設備、探測器也都裝上了中微子通訊系統(tǒng),但電磁波通訊依舊沒有完全被替代。
許多遠端控制工程車、開采設備、遠端機器人之類的控制,還是使用電磁波,所以建立全星球衛(wèi)星通訊網絡是必要的。
畢竟這顆星球是本恒星系唯一的巖質星球,人類之后的補給、拓展新建設各類型飛船、新戰(zhàn)艦,還有計劃中的太空多點粒子對撞機,所需的物質也必須從這顆星球上獲得。
“岳帥,這又是一顆生命星球啊!”
這一天,岳淵如同往常一樣準時來到天琴號艦橋,他剛飄到大廳內打開磁力靴將自己固定在地板上,就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
是朱丕特的聲音,因為基因裁剪技術的出現(xiàn),這家伙的脫發(fā)已經被徹底治愈,如今正摸著自己濃郁的頭發(fā),一臉笑容地望向到來的岳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