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一去三百六十年-《星辰大遠航》
第(3/3)頁
而他本人也又老了十五歲。
宇宙很空曠,縱然可能普遍存在文明,但這次人類卻沒有倒霉到再次遇到另一個外星文明,也沒有幸運地再次遇到原始生命星球。
接著再繼續(xù)依托恒星系進行物資、能源補充,然后繼續(xù)啟程。
對于這樣的結(jié)果,人類科學家覺得很合理,每抵達一個恒星系就遇到一個文明或者一顆生命星球,那才有鬼。
畢竟即便沒有廣播,也還有‘銀霧’的威脅在那里。
有了行星作為依托,人類便可以進行飛船維修整頓,補充航行過程中消耗的各種物資,當然還有氕氘氚以及氦三氦四這些作為核聚變的燃料。
那種廣播信號似乎真的有智能,可以識別出某個接收器是否達到一級文明或以上。
這不是忽然覺悟的自知之明,而是科技讓人類意識極難極難。
當然了,對于這條航線,人類也覺得十分不安全,故而也盡量往銀盤上方的恒星行駛,在航行技術允許的范圍內(nèi),盡量遠離恒星密集星域,以減少遇到外星文明的可能性。
橫跨懸臂的航行更加是做夢。
如果不進行適當?shù)亩撸粯訒纤涝诤叫新飞稀?br>
五十三年、六十八年、四十七年、一百零一年。
算上補給時間,人類離開沃爾夫恒星系已經(jīng)三百六十年。
整整六個甲子,人類總航程達到了52.7光年,然而離沃爾夫恒星系的直線距離卻只有36.6光年,這便是人類耗費六個甲子時間產(chǎn)生的有效航程。
人類,再次體會到了宇宙的浩瀚、歲月的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