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科學官的話讓艦橋內的氣氛從冰點再次變冷,所有人都感到一股寒氣從腳底直沖大腦。
難道人類就到此為止了么?
如果是飛船動力問題,那么人類還有許多辦法許多方案解決,就比如將多余的質量丟掉。
丟棄物資、丟棄木衛四艦、丟棄木衛五艦、丟棄木衛六艦.甚至把希望號某一節拆掉丟棄也不是不可以,像那些裝著重工設備或者或者一些暫時用不上懸掛艙。
只要能減輕希望號質量的,都可以丟。
可是現在卻不是推進器動力問題,而是人類自身脆弱的身體。
科學家們早已算過,五臺聚變推進器要是全功率運行的話,把希望號從相對靜止狀態推到15%光速,僅用10.6個小時。
意思就是,五臺核聚變推進器能給希望號這個大型居住型飛船瞬間提供90個G的加速度,希望號可是居住飛船,質量相當大,所以這動力可謂澎湃。
也就是說,隨便搞兩臺聚變推進器放到戰艦上,可能提供的加速度更大,畢竟戰艦的質量可沒希望號這么大。
而現在希望號的加速度是多少?
6個G。
這已經是普通人類的極限了,超過這個加速度,普通人人體便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
當然,經過特殊訓練的人還能承受更高的加速度,但希望號上大部分都是普通人。
這可如何是好?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希望號艦橋內的氣氛變得極度壓抑,能在艦橋工作的,基本都有很高的科學素養,都想到了這一點。
可想到了又如何?
怎么解決才是關鍵。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