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證據(jù)?” “你們聽我細細道來?!? 白玉嘴角勾起一抹笑容,面色認真地說了起來。 就在差不多一天之前。 曾經(jīng)在書房里初次聽聞領袖口中的永晝之后,白玉給自己的親信手下發(fā)去信息,要求他們去各大圖書館查詢關于永晝的所有信息,也許那些古籍上會有永晝存在的痕跡。 這個調查勢必要耗費一段時間,畢竟對浩如煙海的古籍進行翻閱和查找,可從來都不是什么簡單輕松的事情。 在這之后,因為領袖展現(xiàn)了種種神跡,所以白玉也就徹底相信了永晝的存在,并且選擇了加入。 本來她已經(jīng)忘了派去圖書館調查古籍的這位親信。 不過就在昨晚,領袖飛往相隔八個時區(qū)的米國后,之前她派去調查永晝的親信,也帶回來了階段性的報告。 安靜的書房里,白玉靜靜地翻看著下屬親信這幾日提交的工作成果。 即【關于永晝的調查】。 永晝二字,在華國歷史中多是指“漫長的白天”。 奉命前去調查永晝的親信,一時之間摸不著方向,便先是尋找起了帶有永晝二字的文字記載。 【唐代姚合的《寄陜府內兄郭冏端公》詩:“永晝吟不休,咽喉乾無聲?!薄? 【宋代李清照的《醉花蔭》: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銷)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明代文徵明的《四月》詩:“若為消永晝,窗下有殘編。”】 【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第一回:“一日炎夏永晝,士隱於書房閑坐,手倦拋書,伏幾盹睡?!薄都t樓夢》第七九回:“不聞永晝敲棋聲,燕泥點點汚棋枰。”】 【《兩地書·許廣平》:“熟人見見面也是好的,而且也借此可消永晝?!薄? 諸多詩句文章提到永晝二字時,并不是有什么特殊含義的特指,而無一例外的只是用來形容漫長的白天。 親信這份根據(jù)翻閱古籍總結出的報告的前半篇,基本都是這樣的內容,看不出什么值得關注的地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