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最后它只留下一句:我一定會回來的。 鞭炮聲逐漸零散,最后直至消停,但是那伴隨著年味的硝煙卻彌漫到了千家萬戶。 華夏兒女共度佳節。 陳碧英抱著睡熟的孫子,對著老伴和兒子做了個噓聲的動作。 她回屋輕手輕腳的將孫子放到床上,又把一套新衣服,新鞋子整齊的疊放到枕頭旁。 夜越來越深。 今夜大人們都無眠,大家都遵守著古老的習俗,除夕守歲。 林興華望著天空中零星幾朵煙花,心中默默祈愿。 平安喜樂。 ..... 正月里的頭幾天。 林福生家里的門檻都被踏破了。 不是形容,就是字面意思上的踏破了。 這一塊從林福生爺爺開始就在他們家落戶的門檻,終于完成了它的使命,也走完了它的最后一程。 來給林福生拜年的人絡繹不絕,從早上開門一直到晚上閉門,他們家大門前永遠都是門庭若市。 除了本村的親朋好友,連帶著其他村里八竿子都打不著的親戚都是人到禮到。 自從當初他帶著三十卡車的年貨,招搖過市的時候就在附近幾個村出了名,而且這名頭還不斷隨著人們走親訪友向外宣傳。 大家都知道,林福生有個爭氣的兒子,賺了大錢回報鄉親,年貨都是幾十車幾十車的往村里拉。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林福生對上門拜年的也是照顧周到,回去的時候都沒空著手,個個都是喜笑顏開的回家,感慨這趟來值了。 別人送上門的都是些土特產,林福生回禮都是各種從魔都買的高檔禮品,禮盒。 ...... 初二這天,一個頭發花白,年過半百的老婦人提著一筐土雞蛋,領著一個半大的孩子來林福生家拜年。 一進門老婦人就讓孩子跪下磕頭道謝,嚇得林興華連忙閃到一旁。 “族長,感謝您的大恩大德啊。” 林福生拉起孩子,讓他們坐下又擺上各種干果,糖果給那孩子。 老婦人叫王梅花,是個苦命人,從外村嫁到林家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