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去年爺倆相依為命,就算結(jié)識那么多豪門世家,自家卻只是白身。所以壓根就沒什么祭祀的念頭,最多也不過隨著大伙祭個灶王爺,土地城隍之類。 可是今年不同,一個宅子里,住著兩位侯爵,就算你自己沒那個打算,別人也得催著你走流程。 這不是開玩笑,李墨出關(guān)就看到后宅里,幾個官員來回空梭著安排事務(wù)。 嘖,大宋福利,果然犀利。 出乎李墨意料,除了這些委派人員被迫營業(yè)來李宅之外,居然還有好些人特意跑來李宅觀禮。 啊?人家關(guān)上門祭祀祖宗,你們來湊什么熱鬧?有人管沒有管吶? 有人管,不過真不能拒絕。 因為大宋勛貴的某些祭祀,是有責(zé)任向社會開放的。 目的,就是替朝廷教化百姓。也承擔(dān)著向百姓宣傳朝廷禮儀之類的任務(wù)。 像年終臘月祭,就屬于需要開放的部分。 不過也不是家家都有這資格,首先得看官聲,其次要看爵位,然后還要排期。 李宅能在開府第一年,就撈到這么個差事,足以說明人脈雄厚。 從臘月二十一開始,到臘月二十七,連續(xù)七天祭禮,只要愿意上門的百姓,都可以來圍觀。 別以為自己吃多大虧,要是碰到官聲不好的,勉強搶到獻(xiàn)禮也未必有人愿意來。而觀禮人數(shù)的多寡,也是勛貴考核的一項指標(biāo)。 畢竟朝廷花那么多人力物力,就是為了借這個機會向百姓宣示禮儀,結(jié)果你這折騰半天沒人來,那銀子不就白花了嘛。 不用問,李墨也知道這是泉州官場這些人,給自己拉來的好處。 盡管真心不想要,但也確實沒法拒絕。 這算是時代認(rèn)識上的不同吧,別人視為無上榮耀的東西,李墨只覺得尷尬。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