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節-《國破山河在》
第(1/3)頁
,!
第四百九十三節
自古以來戰爭拼得就是雙方的人口和資源,日本已經全民投入戰爭,海島國家本土的資源極為有限,戰爭導致資源日益缺乏。
而中國還有美國等反法西斯盟國作為后盾,戰爭物資源源不斷地從經過中美英三國部隊與日軍血戰后打通的緬甸交通線輸入中國。
然而占據了中國近半壁江山的日本,則毫無任何人性的對占領區進行盤剝,不斷對根據地發起掃蕩,搶掠有限的資源,三光政策就是其典型代表。
六月份初,美英加三國聯軍渡過英吉利海峽在法國諾曼底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為慘烈的登陸戰,至七月末,盟軍實現近一百五十萬兵力勝利登陸,占領了寬一百公里,縱深五十公里的控制帶,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三國的強勢登陸逼使德軍不得不抽調兵力應對,整個歐洲了反法西斯戰爭開始進入最后的決戰階段。
在河間縣城內帶領連隊的李衛在區隊傳來的分區簡報上看到諾曼底登陸的消息。分區簡報十一分區司令部為了鼓舞地方士氣專門刊印的,發布一些國際形勢和國內戰況,雖然發到地方部隊手中時,由于設備簡陋,直接采用油印,看得時候往往會沾得一手油漬。
折好手上的簡報,李衛嘆了口氣,自打自己莫名來到抗日戰爭年代,歷史的軌跡依然沒有任何改變,即便自己曾經努力試圖去改變,哪怕去改變一絲,卻依舊被歷史的車輪無情的輾過,甚至自己都成為了歷史的參與者,成為事件的引發關鍵因素,李衛對自己被坐實了革命先烈的身份,有些無奈,面對天命,只能說是隨波逐流,唯一令自己感到心安的,自己算還是知天命,倒也不怕站錯位,被歷史輾個粉碎。
八月份,十二區隊和其他區隊一樣轉入了戰略防御狀態后,各據點的日偽軍仿佛都接到了上級命令,不約而同的再次蠢蠢欲動起來,不再有小股敵人下鄉騷擾,表面上的風平浪靜,暗下是雙方心照不宣的波濤洶涌。
由于十二區隊監管著其他幾個區隊的根據地,由于巡邏的范圍擴大,各據點的日偽軍兵力數量并不容輕視,因此十二區隊也不打算將兵力分散以適應縱深,依然以連為單位,在各村間進行流動巡邏,所有的民兵們都被發動起來,為準備秋收作好準備。
河間縣的防御任務轉交給十一區隊后,李衛的四連護送著衛生隊和解救下來的群眾返回石井鎮,隊伍摻雜著大量非戰斗人員而顯得有些臃腫,四連卻是一點都不敢大意,帶著這么多人,意味著四連將失去機動力,如果這些手無寸鐵的群眾受到日偽軍的襲擊,很有可能會出現重大傷亡。
護送群眾返回石井鎮的隊伍中,看著路旁莊稼地里金黃的麥子,李衛的心情和其他戰士一樣,格外的好,即便是成長于衣食不愁的未來,經過四二年和四三年饑荒時期的艱苦時期后,糧食一詞在李衛眼里等同于生命。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中县|
镇赉县|
日土县|
襄汾县|
房产|
汉寿县|
贡觉县|
马鞍山市|
嘉鱼县|
久治县|
正蓝旗|
镇江市|
南丰县|
马龙县|
宜昌市|
乌鲁木齐县|
成都市|
河西区|
浙江省|
邢台市|
吉水县|
德兴市|
甘南县|
孝义市|
汉中市|
三门县|
陵水|
西乌|
奇台县|
巴林右旗|
耿马|
潜江市|
江陵县|
柳林县|
巴里|
游戏|
灵川县|
三门县|
镶黄旗|
黄陵县|
竹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