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本來以為只是一場有關于中元節的普通詩會。 不曾想大皇子竟然將魏文道邀請了過來。 魏文道可是大元王朝的內閣大學士,桃李遍布天下,之后更是會成為會試主考官之一,他的出現自然惹得在場所有的考生傾耳注目。 若是能夠讓他青眼有加,別說會試了,之后的仕途也將是一帆風順。 由于是既定題目,眾人屏氣凝神開始了垂瞼沉思。 這場考試對于他們而言,重要性并不亞于會試。 ……… 隨著毛筆字在紙頁上發出的沙沙聲響,整個雅苑陷入了短暫的寂靜。 氣氛一時之間有些凝固。 即便是顧長風也不由裝模作樣的端坐在案臺前開始了思考,靈兒候在一旁細心研磨。 如今飯也吃了,酒也喝了,自然也需要開始工作了。 趙宇善意相邀,顧長風當然不可能讓他丟了面子。 況且對于顧長風而言,這也是一個極好賺取名聲的機會。 至于第一場為何沒有選擇出頭,只是因為不重要而已。 ……… 庭院內梨花飄落。 眾人伏于案前,或眉頭深皺,或表情嚴肅。 不遠處聚集在一起的官宦子弟們則是若有若無的眼神進行交匯。 詩會是大皇子舉辦不假,但是他們來此的目的也并不簡單。 大元王朝文道昌盛,每次的科舉考試都會誕生出一批國之棟梁。 他們有些人雖行事紈绔,可也深知這是祖上蒙蔭罷了。 除非是世襲的爵位,不然官不過三代,總是會流于微末。 那么這個時候拉攏以及站好隊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一個舉人在他們眼里不足為奇,那若是之后的殿試榜眼,探花,甚至是狀元呢? ……… 看著庭院內埋頭沉思的眾人。 魏文道瞇著眼睛細心觀看,隨即又將目光放在了不遠處的顧長風身上。 作為今年的會試主考官,魏文道自然清楚每個考生的信息。 而顧長風是這一屆考生里年齡最小的那個。 年輕便意味著潛力無限。 況且魏文道看過顧長風鄉試時的試卷,清楚的知道這個人的才學,可以用天賦異稟來形容。 如今有機會提前得見,不由多看了兩眼。 而注意到魏文道目光的大皇子,也不由循著視線看去,眼神明暗不定。 ……… 盞茶功夫之后,作詩時間已到。 諸多考生隨之放下手中的毛筆。 表情不一,有盎然自信者,同樣也有嘆息頓足之人,顯然對于自己的詩作并不滿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