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飛艇下線-《風(fēng)起東南亞》
第(1/3)頁
1888年9月23日,上侯工業(yè)區(qū)軍械廠。
只見一只巨大的造物,被固定在空曠的草地上。上面的氣囊因為采用鋁合金作為骨架,看上去十分一硬朗簡潔,后面及左右擁有轉(zhuǎn)向和推進的螺旋槳;下面是固定在骨架上的巨大吊艙猶如小船一般,這就是飛艇。
飛天一直是人類的夢想,古有魯班的木鳶,近有明朝的萬戶飛天。
傳說在明朝的萬戶(有人說萬戶是官職名,原名為陶成道),士大夫萬戶把47個自制的火箭綁在椅子上,自己坐在椅子上,雙手舉著大風(fēng)箏。設(shè)想利用火箭的推力,飛上天空,然后利用風(fēng)箏平穩(wěn)著陸。不幸火箭爆炸,萬戶也為此獻出了生命。這是最早想到利用火箭飛天的人。
從1783年11月21日法國人發(fā)明熱氣球以來,人類才實現(xiàn)了載人升空的夢想。當(dāng)然這項發(fā)明很快就被運用到軍事偵查、炮兵測距方面。熱氣球原理也是很簡單:用熱空氣作為浮升氣體的氣球。在氣囊底部有供冷空氣加熱用的大開口和吊籃。而最早利用這一原理的傳說是諸葛亮發(fā)明的——孔明燈。
“這就是飛艇!”劉晟自豪的指著面前白色的飛艇說道。
沒錯為了加深各內(nèi)閣成員必勝的信心,劉晟帶他們來參加了飛艇的下線儀式。
雖然還沒有放開纜繩,但下面的小艇卻是懸空離開地面的,仿佛被人束縛的巨獸一般。看著這樣的人造巨獸,給了眾人很大的震撼。
“這真是我們建造的東西?看著真大啊!”
“沒錯,有了飛艇我們將主宰天空,為了更好的管理飛艇部隊,我決定成立空軍,獨立于陸軍和海軍。這樣我們以后所謂的三軍就不再是指傳統(tǒng)的三軍了,而是指海、陸、空三軍了!”劉晟適時的宣布成立新兵種的決定。
在中華文化中“三軍”的說法起源于春秋時期騎馬打仗的前、中、后三個兵種,這與現(xiàn)代陸、海、空三軍的實質(zhì)意義完全不同。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房山区|
兴山县|
夏津县|
庆元县|
吉木萨尔县|
讷河市|
杭州市|
宁波市|
印江|
盐池县|
宾川县|
肇州县|
太谷县|
措勤县|
栾城县|
延边|
江油市|
资源县|
滁州市|
祁连县|
嘉兴市|
格尔木市|
柳江县|
丹阳市|
吴忠市|
大同市|
泉州市|
临夏县|
汤原县|
武清区|
津市市|
宁安市|
株洲市|
沙湾县|
元江|
舒兰市|
文安县|
徐州市|
遂昌县|
林口县|
嫩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