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末路-《三國:季漢劉璋》
第(1/3)頁
當得知李傕所部人馬兵分兩路,且知道李傕的去向后,張繡自認作為一名新近歸降的將領,他不應該覬覦擒殺李傕的功勞,那不是他能得到的,也不是他敢得到的。
于是張繡向張任請命,由他去追殺往東北方向而去的賊軍,至于往西北而去的李傕所部,則是由張任這位主帥去追逐,他大大方方將擒殺李傕的功勞奉到張任的手上。
面對張繡的請命,張任斟酌了一二刻后,他點了點頭,表達出了同意的態度:“那就有勞張君,循跡追殺往東北方向而去的賊軍了,當是勿要走脫一人。”
“諾。”張繡拱手領命,隨即他就招呼著他的親隨子弟,往著東北方向而去。
張繡領著一批人馬往東北而去,張任這邊也不多做停留,他長槍往西北方一指,麾下精騎隨即就跟著他行進的方向,往西北而去。
領著親衛子弟,奔出數百步后,張繡聽到了身邊傳來一聲不解的疑惑。
胡車兒甕聲甕氣的說道:“小將軍,劉益州前面有檄文明言,但有擒殺李傕、郭汜者,賞千金、封侯……你如何不往西北而去,去追殺李傕那廝,反倒請命往東北的方向,如東北的賊軍,不過是一群游蝦爾,何如李傕這條大魚?”
張繡一時未答,胡車兒自顧自的說道:“若是小將軍能得擒殺李傕,上則可以報張將軍之仇,下則可以攬千金、封侯之賞,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奈何棄之于不顧。”
張繡嘴角露出一抹苦笑,他搖了搖頭道:“千金、封侯,那不是我一介新降之人該覬覦的東西……”
“我新喪叔父,為李傕、郭汜追殺,亡命歸降到劉益州帳下,于劉益州而言,我既非親近之輩,又非舊臣之屬,若是不謹慎為人,小心行事,只怕危殆不遠矣。”
“似擒殺李傕的功勛,那般的權重,我雖是有意,卻是無此心也,或者說,我豈敢有這個心思。”
張繡目光蕭索,自有如父親的張濟亡去,他委身于劉璋帳下,凡事皆是聽令而行事,不敢有什么逾距的地方,稱得上是聞鼓而進、聞金而退,是再惟命是從不過的鷹犬了,如此,他才能得一縷的心安。
面對張繡謹慎小心的態度,胡車兒卻是不以為意,他反駁道:“小將軍,如劉益州,非是那等不能容人的小人,若是劉益州不愿容納你我,在你我投效到他帳下之時,就不予接納了。”
“某瞧著,劉益州心胸寬廣,有若汪洋一般,不會因小將軍之出身,就對小將軍存有一二不同的看法和態度……小將軍,請勿要多慮。”
張繡面色好轉,他笑了笑道:“劉益州的心性為人,我自是明了,可我委身劉益州帳下,與諸多同僚還需處理好關系才是。”
“今者李傕亡命,奔逃逐北,早晚為人所擒也……得李傕者賞千金、封侯,如此大功,劉益州帳下哪個不眼紅。若是這等大功,為我這個初入劉益州帳下的降臣竊得,恐他人不悅也。”
“他人不悅便讓他們不悅去,這等大功讓于他人,豈不可惜。”胡車兒只是搖頭,在他看來,明晃晃的功勞擺在面前,張繡卻是棄之不顧,讓給了張任,實是太過可惜了。
張繡擺了擺手,他面色上笑意不減:“胡車兒,你須知,為將不止在悍勇,還需用腦子,不用腦子,一輩子都只是個莽夫,只能當一個都尉就頂了天。”
“今番我將擒殺李傕的大功讓于了張任,張任何許人,蜀中名將也,同張任交好,便是同蜀地諸將交好,同蜀地諸將有了情誼,有了關系,還怕沒有立功的機會嗎?”
胡車兒一臉惑然,他卻是不懂得這番道理,可他聽張繡說的確然,他也就不好再反駁什么了:“小將軍說的是,還望那張任記得小將軍的好,不去做那等忘恩負義的小人之輩。”
張繡哈哈大笑了一聲,他搖了搖頭道:“張任為人,公正廉明,信守仁義,決計不是忘恩負義之徒,今日將李傕讓于他手,送與他潑天的富貴,我卻也是心甘情愿,換做旁人,我倒不一定讓出去。”
張繡相信自己的目光,他對和他同姓的張任很是欣賞,張任無論是武藝,還是人品,都是一等一的貴重,稱得上是一位偉丈夫、蜀中佳士,天下少有此輩也。
此時,往西北而去的張任,望著地上散亂的賊寇旌旗和甲胄皮革,以及遠處奔逃的涼州賊寇掀起的煙塵。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准格尔旗|
新营市|
门源|
敦化市|
贵南县|
宁都县|
花垣县|
达孜县|
疏勒县|
富川|
加查县|
巴马|
郁南县|
灌云县|
和龙市|
南京市|
响水县|
改则县|
石屏县|
曲靖市|
三明市|
沧源|
吴忠市|
鹤峰县|
淄博市|
碌曲县|
寿宁县|
剑河县|
铜川市|
塔河县|
湟源县|
鄂伦春自治旗|
怀宁县|
蕲春县|
文山县|
鄂尔多斯市|
金阳县|
苏州市|
湖北省|
吉隆县|
大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