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國時期,三家都有自己拿得出手的兵種。 例如曹魏聞名天下的虎豹騎。 例如東吳曾經讓曹操夢斷赤壁的水師。 而季漢比較聞名的就是弩兵。 李衡伸出脖子仔細看,雖然有點遠看不太清楚,但也能分辨出那不是諸葛連弩。 斜水畢竟也有數十米寬,諸葛連弩的射程有限。 按照眼下戰況,弩兵必須仰射才能擊中魏軍,諸葛連弩就更不可能實現了。 顯然是另一種威力很大的弩。 有數千弩兵,列陣交錯射擊,能保證射擊的連貫性,效果很不錯。 有不少曹魏騎兵中箭。 有的是戰馬中箭,發出哀鳴聲,停下奔跑,揚起前蹄,任由上面的騎兵如何駕馭,也不再向前。 有的運氣不好,中了數箭,甚至十數箭,倒在地上,滑行了一段距離,才停下來。 上面的騎兵碾壓變形。 一時間,慘叫聲此起彼伏。 其余戰馬受到驚嚇,也沒有一開始那般氣勢兇猛,眼看隊形有些混亂,曹魏騎兵不得不重新做調整。 中原王朝第一次大量引入騎兵還算戰國趙武靈王的時候,那時候的騎兵戰術主要還是騎射。 到了漢武帝時間,對匈奴作戰,衛青第一次大規模改變騎兵戰術,漢軍騎兵變成了手持長武器突擊。 也就是近距離搏殺匈奴騎兵。 這個戰術一度打得匈奴懷疑人生,以至于后面匈奴人但凡遇到了漢軍騎兵,就只想逃。 曹魏的騎兵戰術也沿襲了大漢的騎兵戰術。 衛青的戰術是為北征草原量身定制,因為匈奴人沒有甲,也沒有長武器,一旦漢軍靠近,匈奴人的刀剛拔出來,可能胸口就被漢軍長槍刺穿了。 可是這種戰術在中原打,效果就不一樣了。 中原王朝的士兵,除了有甲,還有弓箭軍陣,還有弩箭軍陣,還有步兵軍陣。 單純靠突擊想像打匈奴人那樣是不可能了。 所以單一騎兵兵種正面作戰,并不會占據優勢。 一般的戰術是步騎結合。 比較經典的是騎兵襲擾敵軍兩翼,敵軍軍陣松動,步兵精銳立刻沖擊松動之處,突殺進去。 在這方面,李世民、完顏阿骨打這些人都是高手。 可問題是,現在周當的步兵拉胯了。 周當一看漢軍的弩箭密集如云一樣朝曹魏騎兵壓過去,再一看列陣的漢軍步兵各個都已經做好了近戰的準備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