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均田法-《三國:我馬謖只想作死》
第(1/3)頁
“官府存在的意義,主要是為了為朝廷統(tǒng)治服務的。”馬謖輕咳了兩聲,面對官吏開始了分析。
“地方統(tǒng)治的基礎(chǔ),就在于賦稅與徭役,這兩項分別綁定著的是戶籍與耕地。只有足夠多的耕地才能收到地稅,只有足夠的人口才能繳納人頭稅與服徭役。”
“但人口也是與耕地綁定的,當農(nóng)民擁有土地并種出一歲所食之糧時,他們才能給朝廷繳納人頭稅。一戶人家只有在吃飽飯的前提下,他們才能給官府服徭役。”
“諸葛丞相治理蜀中時,便是先改善水渠,推廣農(nóng)耕,改良農(nóng)具。讓蜀中百姓每年收獲大豐,所以才愿為丞相馬前卒,隨軍出川。”
馬謖說到這里,在場的大部分蜀卒都下意識點點頭贊同。
劉備沒入川之前,他們?nèi)兆佣际沁^了上頓沒下頓。在劉備自領(lǐng)益州牧之后,蜀中百姓的日子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好。
在劉備傾州之兵打了三年漢中之戰(zhàn),蜀中徭役賦稅一年比一年高。但蜀中百姓除了累點沒啥大影響,反正是再也沒挨餓。
“所以地方統(tǒng)治的安穩(wěn)與否,完全在于究竟有多少黔首擁有自己的土地。良家子有家業(yè)有耕地,然后才知道忠君愛國。”馬謖點點頭,接著補充道。
“倉粟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地方官府應該做的就是讓百姓吃飽飯,之后賦稅不用加自己就增長了。”
“而顯然,隴西郡并沒有做到這一點,從狄道縣到隴縣,我甚至看不到一個自耕農(nóng)在自家田地里勞作。你說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會愿意登記戶籍,為朝廷繳納賦稅嗎?”
馬謖的一番話讓在場的所有人全都理解了,那個郡丞更是恍然大悟。
“郡守之言甚是,官府猶如水上之舟,此間黔首宛如舟下之水。水漲船才高,水降舟亦會降。”
郡丞這一番話讓馬謖愣了一下,感覺好像有點熟悉,但又好像不對。
也對,在三國時代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有點太瘋狂了,能說出水水漲船高已經(jīng)很不錯了。
“說的不錯,正是這個道理。”馬謖點點頭,贊同郡丞的觀念道。
“李郡丞所言甚是,百姓……等會,你叫李穆?”
馬謖突然停頓,話題一下子跳轉(zhuǎn)到了郡丞的名字上,讓郡丞都愣了一下,下意識點點頭。
“沒錯,某名李穆,自文軒,家父是朱提太守李光。”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洮南市|
石泉县|
城口县|
无棣县|
渝中区|
华池县|
马边|
莱芜市|
高陵县|
临邑县|
麻栗坡县|
绵阳市|
松滋市|
郓城县|
鄂州市|
五台县|
当涂县|
拜泉县|
康马县|
天门市|
治县。|
五台县|
五大连池市|
工布江达县|
搜索|
连平县|
泗水县|
靖江市|
朔州市|
香港|
阿拉善左旗|
大同县|
张家口市|
临江市|
息烽县|
陕西省|
涟源市|
蚌埠市|
龙陵县|
夏津县|
青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