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祭酒大人之言過了,若有王佐之才,何須淪為牢獄之徒!”荀彧平靜的說道:“天下英豪無數,是我自視過高,不懂謙卑,方有如此下場而已!” “這話也沒錯!” 蔡邕笑了笑,道:“這是亂世,亂世之中,英豪輩出,數不清的英雄豪杰,數不清的梟雄諸侯,文臣武將,遇上機遇了,都能脫穎而出,可誰能笑到最后,誰又知道呢!” 誰也不敢說自己能笑到最后。 有才也要有運氣。 有時候諸侯之間,賭的不僅僅是實力,也是運氣,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天命在明。 大明得了天下,不僅僅是因為大明有足夠的實力,也因為大明得了民心,民心這種東西,有時候說不清楚,道不明白,然而卻在關鍵的時候,能影響大局。 “祭酒人人今日來,不是想要與荀某人論道吧!”荀彧平靜的問。 “有何不可!” 蔡邕低沉道:“學識無前后,你荀文若之學識,和我論道已有了足夠的資格,若論對天下之觀,我還未必如你,畢竟你執掌過大漢朝政!” “是彧不如祭酒大人!”荀彧嘆了一口氣:“昔日吾尚且哀嘆,祭酒大人明明一代漢臣,卻投靠了明庭,如今看來,是吾之狹隘,看不到祭酒大人所看得到的東西!” “你也沒說錯,老夫的確背棄漢廷!”蔡邕坦然的說道:“老夫的選擇,老夫當自己承受,日后史書記載,老夫也不會否認,只是老夫最少沒有后悔!” “祭酒大人沒想過,漢室有一日能如同當年光武帝一樣,出現一個英豪,力挽狂瀾,重拾舊山河嗎?”荀彧反問。 西漢末年,天下都說改朝換代的時候到了,卻出現了一個力挽狂瀾的漢室英豪,漢光武帝創立了東漢,延續了大漢的命脈。 這對于東漢末年來說,也有不少人是這么想的。 “荀文若,你是一個聰明人,聰明如你,應該看的比老夫更加的清楚才對!”蔡邕搖搖頭:“漢室氣數已盡了,能靠誰,曹孟德,還是劉玄德……” 荀彧沉默了。 “你選擇曹孟德,可你始終和曹孟德不是一條心,即使我大明敗了,曹孟德得了天下,早晚有一日,你們也會分道揚鑣,這一點,你清楚,曹孟德清楚,道不同,不相為謀!” 蔡邕道:“荀彧啊荀彧,你有時候就是太聰明了,聰明到明知道結果,卻天真的以為自己能逆天改命!” “是我錯了!” 荀彧閉上眼睛。 “你沒錯,你只是天真了,曾幾何時,老夫也想要和你一樣的天真,咱們都是儒家門徒,學是儒家道理,君君臣臣,總是不愿意放開!” 蔡邕對眼前這個儒家青年,他還是很在意和器重的,單論學識,論能力,荀彧在全天下,能排的上前三了。 “祭酒大人是如何能放得開這君君臣臣之道呢?” “至圣之理是理,可孟子的話,也是道理,君為輕,民為貴!”蔡邕說道。 “明白了!” 荀彧頓時明白蔡邕當年心理歷程了,一個人三觀已定,想要改變,太難了,特別是他們儒家學徒,學的是儒家道理,是深入骨髓里面的。 可有時候,天下大勢會逼得你改變的。 君若不能讓你改。 那就民眾能讓你改。 道理還是那個道理,只是理解起來,卻不一樣了,這就是儒家的學識,同為儒家學徒,他覺得自己沒有蔡伯喈這種大儒的舉重若輕。 或許是境界沒到。 又或許是性格如此,改不了了。 “我來的目的,其實你也很清楚,我也不奢望能說服呢,其實我是建議牧龍圖殺了你的,我太了解儒家之徒的固執!” 蔡邕繼續說道:“你是不會改變的!” “多謝祭酒大人的理解!” 荀彧咧嘴一笑,笑的燦爛。 他已經做好的一死的準備了。 人生之難,不過一死。 “可牧龍圖留著你!”蔡邕搖搖頭,道:“他的心思如何想的,其實我猜不透,為天下太平,他應該殺人了,曹孟德要死,劉玄德要死,孫伯符要死,你要死,周公瑾要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