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駱養(yǎng)性出了大殿后。 周延儒趕忙說道:“皇上,還望三思而后行啊,若是以一言之失便如此定罪,微臣唯恐,遭天下非議啊。” 周延儒話落后,太和殿中的諸多官員都開口勸阻求情。 不過朱由檢打定主意,堅定的說道:“你們無需多言,朕心意已決,這季奉絲毫不把朕放在眼中,若不嚴懲,傳了出去,才會讓天下人非議,更何況剛剛這季奉竟然惡毒詛咒朕為亡國之君,就憑著這些,朕也不會輕饒他。” 聽完朱由檢的話后,周延儒十分痛心,但現(xiàn)在的他清楚,他已經(jīng)改變不了任何事情,難不成真的率領(lǐng)著官員與皇帝對抗到底,若是這么做,不僅救不了季奉,還會牽扯更多的人進去,他相信朱由檢能做出這樣的事情。 朱由檢看了看袖口,這才發(fā)覺龍袍在剛剛的撕扯中竟然有些損壞,便借機站起身來:“明日再議,退朝。” 朱由檢當(dāng)然不會是因為衣服有所損害才退朝的,他剛剛派駱養(yǎng)性出去,可不僅僅只是捉拿季奉的家人,這種小事只需交代一聲便可,又怎么需要堂堂的錦衣衛(wèi)指揮親自出馬呢,駱養(yǎng)性出宮,便是為了安排一場民潮,讓開口反對的官員閉嘴。 政治,縱橫合縱,借力打力,皇帝與臣子若是發(fā)生對抗,因為身份的差距本就處于上風(fēng),若駱養(yǎng)性能夠運作妥當(dāng),為張居正平反便也就不再困難,到了那時候,在崇禎元年實行新政便就水到聚成。 太和殿中的文武百官都看到了朱由檢衣袖破損,退朝也在合情合理之中,當(dāng)即跪拜。 當(dāng)朱由檢出了太和殿后,官員們才相繼起身。 “胡鬧啊,周侍郎,你一定要用心勸阻皇上,為張居正平反,那至神宗皇帝與何處?這不是讓皇上不孝嗎?”一個剛剛蹦的很兇的老臣在太和殿中便對溫體仁這么說話,毫不在意周邊的其他官員。 周延儒有些不滿的看了一下這個老臣,覺得這老臣太沒有眼力勁,這個地方又怎么商量事情呢,他沒有說話,徑直出了太和殿。 劉權(quán)率領(lǐng)著一幫御史走在深宮中,一名御史深吸一口氣道:“剛剛季奉去抓皇上,可把本官給嚇壞了。” 劉權(quán)回頭看了一眼這名御史輕聲道:“這季奉也是找死,在這個關(guān)頭做出這種事情?” “那明日真的要凌遲季奉嗎?”一名御史還有些不相信剛剛在太和殿中發(fā)生的事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