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軍田私占案-《重生明末做皇帝》
第(1/3)頁
陜西的氣氛很詭異,曾一度出現了罷市這種情況,不過在巡撫衙門的調度干涉下,這種情況在短短兩天的時間中便就結束。
第一批被放鄉紳共計交納了糧食,十一萬石,白銀二十七萬兩,到了長安后,李爍簽訂文書,留下十萬兩白銀,其余十七萬兩白銀全部封箱,送往京師,而糧食全部充入西北大營的軍倉中。
等到第一批鄉紳完好無損回到家中的時候,剩余的鄉紳家人心中更為急躁了,門口士兵把守,家人關入牢中,不知生死,終于有了第一家走了出來,他們愿意交付糧食白銀,只求家人快些回來,而李爍得知后,立即下令放人,有了先例,大半數鄉紳都已投降,愿意服從軍田私占調查司的處罰制度,這第二批交付了糧食二十萬石,紋銀四十三萬兩,這第二批糧食李爍與曹德章商議后,增設了三個大型官庫,存入其中,而紋銀四十三萬兩,陜西留下十萬兩,三十三萬兩被押送進京,短短半月的時間中,陜西一省之地,便為朝廷奉獻了紋銀五十萬兩,當白銀源源不斷的被運到京師后,朱由檢的臉上也露出了少見的笑容,朝廷上面也顯出一面倒的政治動向,劉權手下的御史,無不鼓吹,皇帝英明,大明盛世,而反對的官員也沒有什么話可以說。
不過在陜西也有少數人拒不交付糧食與罰銀,只因為這些人都與宋明義的關系極好,在陜西也算是一流的大戶,他們都相信宋明義的能力,可以幫助他們渡過這次難關。
不過朝廷的一紙調令,把這些抵抗到最后的鄉紳打入了谷底,內閣票擬,宋明義被召進京師,至于日后的職位安排,等到內閣再度商議,在下發出來,不過所有人都清楚,宋明義的仕途已經結束了,到了京師后,皇帝一番訓斥,貶回老家。
宋明義被調走了,堅持下來的鄉紳唯一的救命稻草也被剝奪,最終他們也選擇了退步,交納糧食十四萬石,白銀三十萬兩,銀兩陜西一文沒動,直接封箱運往京師,而糧食卻被陜西全部留下。
僅僅三府,便被李爍逼出白銀百萬兩之多,這相當于遼東兩年的軍費,相當于增設三個西北大營,陜西只留下了二十萬兩,而八十萬兩全部進入了戶部之中。
因為這三地乃是宋明義的勢力范圍,宋明義的放縱與不作為,導致這三個地方的軍田私占最為嚴重,其余州縣,決計不會逼出那么多的糧食與白銀,而李爍下一個動手的地方,便是長安。
當官府發出通告后,長安城中最大的財主江歡,率先交出白銀三萬兩,糧食一萬石,比之軍田私占調查司擬定的處罰規則多了不止一點,江歡的解釋是他侵占的田地最多,雖然官府不清楚,但他自己卻一清二楚,交付這么多的白銀與糧食,只是為了心安,當然李爍與曹德章都沒有拒絕。
實際上宋明義被調走,最為惶恐的不是那些跟隨宋明義共同上奏彈劾李爍的官員,而是江歡,這次交了那么多的白銀與糧食,心安是假,買命是真。
前車之鑒,猶在眼前,故這次在長安府推行的索地,賠銀中,沒有發生什么事故。鄉紳都十分老實的交出糧食與白銀,長安府一地所得白銀,二十四萬兩。糧食九萬石,剩余州府在軍田私占調查司的運作下,盡皆把田地歸還,又交納了罰銀,但數額不是很大,只有二十二萬兩,糧食也不過十五萬石,征收所得的糧食盡皆收下,白銀再次被運往京師。
經過這次事件,陜西的富商鄉紳損失慘重,但也沒有傷到根骨。
巡撫衙門中,曹德章與李爍共坐一堂,兩人想聊甚歡,軍田私占之事結束,也讓兩人松了一口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夏|
洛扎县|
洪江市|
宝清县|
靖边县|
绥宁县|
通辽市|
宜阳县|
当涂县|
增城市|
藁城市|
武义县|
师宗县|
沈阳市|
许昌市|
时尚|
绍兴县|
旺苍县|
秀山|
进贤县|
孝昌县|
长武县|
新田县|
红河县|
新疆|
盐城市|
文成县|
舞钢市|
磐石市|
永清县|
专栏|
饶平县|
吉安市|
安国市|
射洪县|
陈巴尔虎旗|
博爱县|
衡阳县|
兴业县|
通许县|
元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