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登基為帝-《重生明末做皇帝》
第(1/3)頁
朱由檢回到信王府后,發現信王府的守衛比之以往要嚴密的多,王府門口過往之人大多數都是錦衣衛打扮而成。
朱由檢知道這是自己身份變了的后果,此時的信王府儼然就是另外一個皇宮大內,朱由檢進入信王府后,周玉鳳與王承恩已經等候許久,看到朱由檢,兩人才松了一口氣,雖然兩個人都希望朱由檢能夠當上皇帝,但是當朱由檢進入皇宮的時候嗎,心中卻無比的擔憂,唯恐魏忠賢會設法陷害朱由檢,實然兩人都看錯魏忠賢了。
魏忠賢是個聰明人,沒有十足的把握絕對不會下手,若是朱由檢進宮身死的話,只怕天啟皇帝會一道圣旨讓魏忠賢死在他的前面。更何況,此時的朱由檢沒有對魏忠賢表現出一絲不敬的意味來,他沒有理由破釜沉舟。
朱由檢讓兩人不必擔心,也把在皇宮之中的事情告訴了二人,雖然早就知道了這件事情,可當知道圣旨已經頒布下來,兩個人心中稍定。
王承恩周玉鳳不在擔心,可朱由檢卻開始憂慮起來了,他知道當上皇帝只是第一步,以后他會有第二步,第三步,他不覺得自己能夠稀松平常的鏟除魏忠賢。
閹黨倒了,政治清明了嗎?
民間都說魏忠賢死了以后,大明朝政治豁然開朗,崇禎皇帝是明君,可朱由檢知道閹黨徹底倒臺讓東林黨徹底做大,這樣對朝廷對自己都沒有好處。
在朝廷的政治斗爭中往往摻雜著軍事博弈,而魏忠賢手中有兵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兵部尚書崔呈秀乃是魏忠賢的親信,任兵部尚書。
崔呈秀的位置讓自己對付有了顧忌,歷史中,先是崔呈秀倒臺,后魏忠賢,也是崇禎皇帝的良苦用心。
拉一幫打一幫是所有的皇帝最喜歡做的事情,閹黨內部團結嗎,若是團結,在上個時空中崇禎皇帝對崔呈秀下手的時候,魏忠賢做了什么?沒有,可見閹黨內部的不團結。
當歷史教授的時候,猛然有一刻,朱由檢有這樣一個想法,要是魏忠賢沒有倒臺,明朝會那么快走向滅亡嗎?可此時朱由檢馬上便要登基稱帝了,他才明白崇禎皇帝為什么非要鏟除魏忠賢了,想當個有作為的皇帝,先是要立威,而魏忠賢有大罪過又權勢滔天,是最好的立威工具。
朱由檢進宮的消息以很快的速度傳遍了大明官場,次日天啟皇帝召內閣首輔黃立極進宮面圣,所有人心中都清楚,朱由檢繼承大寶已成定局,一朝天子一朝臣,許多臣子的心中都泛起了小九九,就連閹黨成員都有了想要立馬投靠新帝的念頭。
天啟七年八月乙卯日,天啟皇帝駕崩于乾清宮,享年二十三歲,明史評價“婦寺竊權,濫賞淫刑,忠良慘禍,億兆離心,雖欲不亡,何可得哉?”
天啟皇帝死后,按照慣例,百官上勸進表,第一道勸進表送到信王府后,自有人回復,大概意思便是皇兄剛剛歸天,我十分傷心,怎么忍心此時此刻便做皇帝。
第一道勸進表被退回后,第二道勸進表就到了,朱由檢看到后親自做了回復,“卿等為祖宗至意,言益諄切,披覽之余,愈增哀痛,豈忍遂即大位!所請不允。”比之前一道語氣有些軟了,大概意思便是眾臣盡皆忠于朝廷,看著你們就讓我想到了去世的皇兄,更加悲傷,實在不能繼承皇帝位。
朱由檢知道第三道勸進表來了后,等待著他的就是登基大典。
第三道勸進表上來后,朱由檢寫道與太祖皇帝朱元璋勸進表相似的回復:““卿等合詞陳請,至再至三,已悉忠懇。天位至重,誠難久虛,遺命在躬,不敢固遜,勉以所請。”這句話的意思便是這個皇帝我當了。
天啟七年,三大營全城戒嚴,由內閣首輔黃立極,司禮監秉筆太監魏忠賢,率領京師文武百官,數千人迎朱由檢進宮繼承皇位。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兴区|
屏东县|
秦皇岛市|
登封市|
正镶白旗|
新龙县|
通城县|
永年县|
高密市|
叶城县|
漠河县|
孟州市|
景洪市|
阿合奇县|
额济纳旗|
定远县|
长丰县|
汝阳县|
怀集县|
泸水县|
安陆市|
东平县|
岑溪市|
高州市|
赫章县|
仲巴县|
平南县|
盱眙县|
红桥区|
静海县|
镇雄县|
盐源县|
许昌县|
馆陶县|
崇州市|
美姑县|
左权县|
临湘市|
饶阳县|
孟津县|
潼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