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楊士琦毫不客氣地譏諷道:“那晢子你的意思是讓大總統在這即將剿滅民黨亂軍的關鍵時刻,抽調部隊入川對付無關緊要的川軍?如果因此導致兵力不足,讓民黨亂軍死里逃生的話,晢子你付得起這個責任嗎?” “杏城,我并沒有一定要調我們北洋主力部隊入川的意思。”楊度看了一眼總是和他爭鋒相對的楊士琦,又轉頭向袁世凱說道,“大總統,我建議以中央的名義調動滇軍和黔軍入川,責令他們盡快剿滅王浩山等叛亂勢力。蔡松坡是個識大體之人,相信他不會違逆大總統之令。” 這個時期,黔軍實際上是滇軍的附庸,由滇軍軍官唐繼堯掌控。因此,楊度才會在這里特別點出蔡鍔。 這個提議還是很符合袁世凱的胃口的,畢竟既可以解決川軍這個隱患和潛在威脅,又不需中央付出任何代價。 袁世凱斟酌了一會,點點頭說道:“調動滇軍和黔軍入川圍剿川軍也好,就算川軍沒什么威脅,但他們真的要是出兵湖北,終究是個麻煩。不過,也不必太在意川軍,眼下我們還是把注意力放在江西李烈鈞和江蘇黃興這些人身上。只要蕩平民黨亂匪,其余的宵小自然舉手可滅!” 袁世凱的這個想法,基本上也是絕大多數北洋軍官的想法,因此并沒有人對此表示任何異議。就算是楊度,他一樣覺得有滇軍和黔軍入川,解決川軍應該不成問題,要知道蔡松坡統領下的滇軍未必就比北洋軍弱。 這次軍情會議后,袁世凱以中央政府的名義給云南蔡鍔下令,調動滇軍和黔軍入川,圍剿以王浩山為首的川軍勢力。之后,袁世凱便基本上將川軍拋諸腦后了,一個土鱉小軍閥實在不值得他關注。 云南都督蔡鍔接到袁世凱的命令之后,很快下令滇軍和黔軍大規模集結,準備入川圍剿川軍。 這個時期的蔡鍔并沒有和孫文、黃興等民黨諸人一起站在反袁陣營,這并不是說他支持袁世凱,甘為北洋爪牙。 蔡鍔向來主張軍人不黨,在他身上有著強烈的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宋教仁遇刺身亡之后,他力主以法律程序解決糾紛,反對內戰。 另一方面,作為一名優秀的軍事指揮官,蔡鍔對全國戰略態勢有精準的判斷,深知近乎烏合之眾的民黨絕不是實力雄厚、準備充分的北洋軍的對手,因此選擇站在代表中央政府的袁世凱那邊,以求盡早結束戰爭,避免消耗國力。 蔡鍔對原先的川南革命軍,現在的川軍團的實力多少有所耳聞,知道如今的川軍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樣不堪一擊,因此并沒有掉以輕心,調集了滇軍大部分主力部隊準備入川。 倒是黔軍這邊的唐繼堯并不怎么將川軍放在眼里,對貴州軍政部長使劉顯世笑道:“如周,你說蔡都督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了,區區一個川軍,還用得著我們滇軍和黔軍聯手圍剿?” “也許蔡都督覺得川軍不容小覷吧,我也曾聽聞四川那個川南革命軍實力非比尋常。”劉顯世說道。 唐繼堯哈哈一笑,滿臉的輕蔑不屑:“實力非比尋常?如周你真是愛開玩笑,川軍也算軍隊嗎?” 正因為對川軍的輕視,唐繼堯和劉顯世這兩個黔軍領袖并沒有親自率兵入川,而是由劉顯世的堂兄黔西觀察使劉顯潛率領三團人馬入川。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