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前后,各個生產(chǎn)隊,都開始了春耕。 我們生產(chǎn)隊的地,大都是坡地,平地很少,北山坡是個黃土崗,土質(zhì)非常的黏。水田地都是早年的塔頭墊子(濕地)開采的,面積都不大,東一條西一塊。 大田里,人們揮舞著镢頭刨茬子,整地。刨下來的茬子,用耙子摟到一起,就地點燃,燒掉。 刨茬子是個體力活,要用镢頭貼根刨,再用镢頭另一面把土拍碎。 干了一個上午,就有同學(xué)把手磨破皮或出水泡。 其實,干農(nóng)活也有技巧。 攥镢頭右手,要攥緊镢頭把,左手刨下去的時候,不要攥得太緊,型成空拳,這樣還省勁。 一天下來,腰酸背痛腿乏力。回到集體戶,都躺在炕上不愿動彈。 春耕播種 早晨起來,氣溫低,還是很涼的,晝夜溫差較大。 我?guī)サ闹品竺抟\,正好派上用場。 它陪伴我走過三年又八個月的春夏秋冬。 不僅防寒保暖,到了地頭,下面鋪上塑料布還能躺下休息,伸會懶腰,解解乏。除了三伏天之外,基本上都披著它上工。 第一年春耕,生產(chǎn)隊長按排我們知青踩格子。 要求大家穿膠鞋或平底鞋,不能穿帶跟的鞋。 踩格子。 就是犁杖起完壟后,我們?nèi)艘唤M,拿鋤頭的在前面刨坑,第二個人點種,我們跟在后面用腳把土蓋上踩實。要求一個腳掌挨著一個腳掌地踩。種完一塊地后,再用馬拉著一個圓木磙子再壓平。 真的是: 人工整地,震痛手臂。 春耕播種,排成縱隊。 前面起壟,后面點種。 三人一組,各施其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