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1)一萬個殉葬者 無可否認,甚至連他也覺得自己在世間的歷程充滿變異。 陳子無在龍族各地都有大宅院,其中一處在域外的最隱秘之處,在這里的地下秘密建造了一個地下宮殿,歷經三個前世才建成。 域外是一個相當放任甚至是為所欲為的地方,有權有錢就意味著擁有一切。 這所秘密宮殿的核心處放置著陳子無視為最珍貴的物件,一節節小指指節,這是被他秘密煉制的骨戒,每個骨戒都代表著一位佳人和一段凄美故事,他自然就是永恒又唯一的男主,而女主魂魄已用特殊手段封進那節骨戒。 骨戒之上還精心鐫刻了祭獻者的名字,它們最后都會被裝入一個特殊透明的密閉容器,它們是如此精致小巧,堪比最精美的禮品,以至于都能容納進幾十個制作考究全透明的禮品展示架中。 一萬多只安放在陳子無濃縮著復雜情欲和愛欲的骨戒容器中,它們都很安靜,只有在他前去時候才有些腳步聲在這里蕩開,他喜歡暗一些的燈光。 這樣的骨戒,它們因著自己的每一步而微微震顫,即便她們生前再怎么孤傲絕麗,此刻都只能在小小的泛著綠色熒光的液體中用同種乞求眼神看向自己。 對不起,你們是殉葬品,并且我保證,你們的存在還會讓這個世界變得更有意思。 你們曾經都很美! 他發自肺腑的承認這點。 他逡巡過了這些果,會再走幾步去看看她們的因。每一次他都會想要穿過這些禮品架,來到它們圍成一圈的中間,這里擺放著的就是外面一萬個愛的殉葬品的因。 冷寂黑幽的大理石上很突兀的呈現出一張白玉石床,在周圍淡綠光的映襯下,它如此潔白光潤,他的印象中只剩下她的白。 上面放置兩只玉涵,一個泛著隱隱紫光,另一個則是通體潔白。 他從沒有打開過它們,因為它就是那穿越過無數個歲月輪替,兩個都是他的羈絆。 紫玉函中是被他重重封印的她。 他早已忘卻她的模樣,后來也曾有過觸發那團這幽遠心結的佳人,可惜斯人已逝,他的愛與被愛之人只經歷一個月就被他掐死了。 陳子無輕輕撫摸著手指上的一枚碩大戒子,自從他得知自己要離開天啟星,就花了很多時間將這些鑄成了這枚小小戒子。 通體散發著玉潤至極的墨綠色的戒子,是一萬多精魂鎮壓其間,冷寂空曠的地下室只留下一張白玉石床和兩個玉涵。 黑鐵衛是非常奇特的東西,它既能讓人肆無忌憚同時又讓人如履薄冰。他以久長的資歷和卓越能力攀上了黑鐵衛第三的地位。 在他即將登上統轄天啟星和地球兩大世界的副統帥的寶座前,他忍耐了這一世的近百年欲念終于迸發。 殺掉個把域內人對黑鐵衛本不算什么,不幸的是她屬于龍族王室成員。 當時醉意太深,女友的脖頸又如此柔弱,在她窒息之后,本有時間進行補救,只需要聯系到長生醫療,幾小時以內的窒息完全能再生,可惜沒有再來一次的機會。 他不知道茅人宗使了什么手腕,黑鐵衛高層在長達一年多和龍族皇家的官司糾纏和各種隱秘交易中,他成了一個犧牲品被踢到地球,從此遠離權力中心。 白玉函,是另一個能傷他心的人,也是逼他改自己名字的那個人。 他的愛與憎是同樣深。 一萬個人是獻給兩個玉函的祭祀品。 而且,一萬?哪夠,尚不足填滿他欲壑的萬分之一。 (2)黑鐵衛 地球,龍國。 電視里的新聞播音員正播報幾條最新太空航天的新聞。 據記者從龍國的逸飛太空中心獲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在去年7月搭乘征途775運載火箭升空后,按既定計劃完成了捕獲太陽粒子、建立中繼通信等一系列工作。目前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姿態穩定,供電、測控鏈路等均為正常,狀態良好,正準備進入太空聯合月球站。 另據記者了解到在各國航空事業的競爭壓力下,逸飛太空中心再次發力,準備制造出可控核反應堆和離子推進相結合的最新一代火箭發動機。逸飛太空中心首席科學官陳一正帶領一千多名科學家和工程師全力攻關,這些世界頂級航空精英們正在創造新的奇跡。 太空中心發言人還表示,從火星探險后順利返航的宇航員鮑慶、喬云舸等人均已在自己家鄉安心休養,精神狀態和身體情況十分良好,喬云舸還特意讓太空中心代他向全龍國人民問好。 另據蘇美爾帝國宇航司新聞處報道,其發射的月神號太空艙在飛往火星任務遭到失敗,最后一名宇航員歐里安也已確認死亡,其余七名隊員均被其射殺,據稱兇手并無過往精神病史,醫學專家判斷是由突然發作的太空妄想癥導致的錯亂行為。另有幾名隊員在艙體外的維護檢修中被太空漂浮物擊中死亡。 (記者吳濤智) 一個十米左右直徑的圓盤形物體陡然出現在二十萬米高空,停留了十分鐘后物體表面快速自冷卻,從熾熱的藍紅色迅速變幻出與周圍融為一體的蔚藍,仿佛全透明一般。 在暴躁雨夜徹底罩上龍國荒郊的大地,它再次下沉同時迅速適應周圍環境同步變幻著自己的表體,避過所有可能的飛機航道,最終降落在叢林處的一片草地與之融為一體。 驟雨沒能突破覆蓋于艙體外的一層微芒,雨水在距離艙外壁的十公分外便瞬間消失,連水汽都不曾有過。 一個圓弧形輪廓光顯示出來,仿佛凌空出現了一道傳送門,其光線將艙門外三條黑影投射到更遠地方,他們走上舷梯,融進白光,旋即這一切消失在雨夜。 幾十米外,在不堪雨水重負的低垂枝葉覆蓋下停著一部黑車。 幾小時后,圓弧形艙門再次開啟,三人魚貫走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