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您的意思是,武俠小說沒辦法得到國內外文學獎評委們的認可吧?” “這是一個方面。” “金杯銀杯不如讀者口碑呀爸爸。” 徐教授笑了笑,仍舊搖頭。 “好,那些武俠小說不提,他的《阿q正傳》呢?《小王子》呢?這些也不提,這次重拾經典文化呢?” 徐遠懷苦笑道:“你李叔對他有些偏愛。” “可不是,不然也不會把我安排給他做下屬。”徐晴半認真半開玩笑說道。 “本來是安排七個人,他給拒絕了,最后才剩下你一個。” “這么牛?”徐晴停下筷子說。 “小孩子。” “你別聽你爸的,他心里有氣。”徐母這時接道。 “怎么了?”徐晴好奇地看著母親。 “你自己說。” 徐遠懷搖頭。 “那我說了。” 徐遠懷忙擺手道:“我說我說。” 徐晴放下筷子,抬頭看著爸爸,做洗耳恭聽狀。 “吳啟光……”徐遠懷臉現微怒,“你知道的。” “又跟他有關?”徐晴訝然道。 徐晴有這種表情完全不奇怪,因為這個吳啟光乃是乃父一生宿敵。 這份恩怨要追溯到三十年前,那時吳啟光剛轉來燕大中文系,跟徐遠懷聯手執教古漢語和文學史的課程,當時兩人的關系十分融洽,新手吳啟光謙遜有禮,時常向徐遠懷問學,古道熱腸的徐遠懷自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一年后,吳啟光在燕大立穩腳跟,和徐遠懷的關系開始發生微妙變化,兩人的競爭關系苗頭始現,從搶課到評職稱,明槍暗箭不斷,直到吳啟光妻子美國訪學歸來,攜海歸學者聲威,和丈夫聯手幾乎把中文系一眾主課搶完,逼得徐遠懷不得不去外國語學院、新聞學院兼課。 對一個大學教師來說,評職稱意味著一切,從助教到講師,從講師到副教授,從副教授到教授,這一過程難度非同小可,特別要是完成副教授到教授的飛躍,不僅對個人資歷有硬性要求,對sci論文數量及課程更是有著嚴格的量化限制。 徐遠懷和吳啟光的戰爭從那時開始,一直延續至今天,兩人從生活到學術,從學術到科研,全部背道而馳,分歧不斷。 在某次院內課題討論會上,另外一個教授提到古庸生的武俠小說,言語間很是推崇,徐遠懷本來是要提反對意見的,但吳啟光搶先對古庸生進行了一番批判,指責他不尊重歷史,教唆讀者“武力為上”,“一言不合就動手,完全不講道理”,“鼓吹俠以武犯禁”、“對知識分子頗多諷刺,影響惡劣”云云。 這樣一來,徐遠懷反對古庸生的話無論如何不愿宣之于口,于是他把外孫女楊麗璐一貫反駁他的話原封不動地搬出來,對吳啟光進行了駁斥。 盡管如此,不久前國家發出“重拾經典文化”號召之后,兩人圍繞“全專家團團長”一職再次展開激烈爭奪,遺憾的是,擁有賢內助的吳啟光取得最后的勝利,徐遠懷只好以“身體不適”退出團隊。 所謂“全專家團”,就是由全國各高校退休或待退休教授專家們組成的一個團隊,這個團隊直接向活動發起部門負責,是本次“重拾經典文化”活動的權威團隊,也就是傳說中的夢之隊。 “爸你別難過,既然李叔讓我參與這次活動,我就替你出這口惡氣。” 徐晴聽完事情前因后果,跟父親保證道。 徐遠懷笑道:“我就怕奇門偏道難登偌大堂廡。” “爸你放心,有我看著他,會把他往正道上引。” 徐遠懷不以為然一笑,卻不繼續說下去,用筷子點著桌子,說:“吃飯吧。” 徐母嗔怪道:“那么大年紀了,好勝之心還是這么強。” “媽,你別說爸,他是習慣了。” 徐遠懷大點其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