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葛薈薈一臉的好奇: “你把望遠鏡放餐廳做什么?從遠處觀察鍋里的情況嗎?” 她在家學炒菜時就這么干過,菜扔油鍋里就跑到客廳,用手機上的長焦鏡頭盯著鍋,被父母教訓后還狡辯是為了安全。 沒想到今天在民宿遇到了同道中人,真是緣分吶! 李裕笑著說道: “拆快遞隨手放柜子里了,沒拿上來。” 來到餐廳,他從柜子里拿出兩個高倍望遠鏡遞給葛薈薈和周若桐,又帶著兩人去了樓頂天臺,囑咐她們小心點,這才返回廚房準備早餐。 今天的早餐很好做,昨天小菊拿來一個老南瓜,正好可以熬成南瓜小米粥。 昨晚秀荷回去之前,發了面,腌了一些肉丁,等會兒可以做成肉餅,要有剩余的肉餡還可以做點肉末疙瘩湯。 再準備一些佐餐配粥的小醬菜、小咸菜、豆腐絲之類的菜品,煎一些雞蛋,烤一筐芝麻燒餅,炸點麻團,炒倆熱菜,妥妥的一頓豐盛早餐。 把粥熬上,秀荷和小菊也來了。 早上冷,兩人穿著羽絨服,一進門就洗洗手來到廚房幫忙。 李裕忙完手頭的活兒,煮了倆雞架,剛要端給道哥,就看到葛薈薈一臉興奮的從樓上下來: “李老板,對面咋那么多山洞啊?我們能去看看嗎?” 她后面跟著周若桐,雖然沒說話,但和葛薈薈一樣興奮。 李裕笑了笑,咋都跟呂布似的,拿起望遠鏡就關注對面懸崖上的洞窟。 他說道: “那是過去躲避戰亂的人挖的,聽村里人說,洞內還有刻字,不過離得太遠,我沒去看過。” 雖然看著就在對面,但想要過去,首先得爬到山頂,穿過石頭寨的老村子,再翻過兩道山梁,順著一條貼著懸崖的小徑走至少十公里,才能到達洞窟的上方。 而想要下到洞窟里,還得用繩子從懸崖邊垂下去,這很危險,一不小心就會墜到山谷深處。 聽秀荷說,村里好幾個人都是這么摔死的。 有石刻? 葛薈薈和周若桐眼睛一亮,興趣更濃了: “那我們更得去看看了。” 李裕:“……” 我都說那么危險了,你倆咋還偏向虎山行呢? 他計算了一下路程說道: “來回至少得一整天,而且還要買攀巖用的繩索和安全設備,說不定還得帶著露營帳篷,各種吃的喝的,氧氣瓶也得帶著,免得要用……今天肯定去不了,別惦記了。” 探險比爬山危險多了,真要去的話,還得從村里找幾個有經驗的人當向導,可不能貿然摸過去。 這幾年頻頻出現驢友被困深山報警呼救的新聞,就是準備不足,高估自己能力造成的。 周若桐理了一下耳邊的頭發,開始有條理的規劃起來: “今天下午回京后,我去攀巖俱樂部把存放的裝備領回來,繩索更換成新的,薈薈你負責救生和戶外生存裝備,到時候全裝我那臺衛士車上,周日我開車來殷州,下周五你坐高鐵來這里匯合,周六周日到對岸探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