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夜半風(fēng)雪覆壓平安京。 上京征夷大將軍府內(nèi),仍然燈火通明。 年方二十,卻已就任足利幕府征夷大將軍之位近十載的東瀛劍豪將軍足利義輝,身著一襲潔凈白底金竹紋袍服跪坐于主廳上方閉目沉思,主廳之下門客川流不息,各類消息紛至沓來。 “報!” 有門客踩著躬身踏著小碎步快步入內(nèi),木屐踩踏在檜木地板上發(fā)出的短促而響亮的腳步聲,帶給足利義輝一種如凄風(fēng)冷雨蓋頂?shù)牟幌橹小? “啟稟大將軍。” 門客跪伏于廳下,用努力平靜但仍顯驚惶的腔調(diào)匯報道“出使敵酋之南部信直君一行,與敵營轅門之外遭敵軍殘害,首…首級已送至城外,隨行的百地丹波上忍不知所蹤……” 足利義輝微不可查的皺了皺眉頭,旋即面無表情的揮手屏退門客。 門客起身,躬身邁著小碎步倒退出主廳。 足利義輝張口徐徐吐出一口悠長的濁氣,淡淡的說道“魚腸藏劍之術(shù),終究是小道,難有所成。” 適時,端坐于主廳左側(cè)上首的清瘦花發(fā)老者低低的應(yīng)聲道“大將軍所言,實乃下臣心聲。” 足利義輝慢慢睜開雙眼,平靜的看向花發(fā)老者“元就桑素以智謀稱雄西國,又與賊軍有過多番交戰(zhàn),今東神州賊酋大軍壓境,元就桑竟無有任何有用之策授吾?” 花發(fā)老者捋了捋胡須,面浮愧色的垂首行禮“下臣慚愧,吾毛利氏家臣武士雖聯(lián)合尼子大軍多番圍攻阻擊賊軍,然盡皆一觸即潰,下臣連神州賊酋人數(shù)幾何、因何侵犯吾扶桑清凈之地、作此暴行又意欲為何尚霧里看花,毛利氏時代守護之國便已淪喪殆盡……只怪那弒主逆臣陶晴賢太自大輕敵,錯失查探敵酋、滅殺敵酋的最佳時機,終釀此大禍!” 這花發(fā)老者,正是已敗于楊戈之手的西國之雄,毛利氏大名毛利元就。 足利義輝一言不發(fā)的看著這老狗繪聲繪色、涕淚橫流的表演,面上古井無波,實則心頭早就惱怒得恨不得拔刀宰了這老狗‘陶晴賢是個廢物,難道你毛利元就就不是個廢物了嗎?’ 毛利元就察覺到了他陰沉沉的眼眸之下涌動的殺機,訕訕地笑道“不過回想起來,卻也不是當(dāng)真一無所知,據(jù)吾毛利氏大將桂元澄匯報,賊軍每逢與吾毛利、尼子聯(lián)軍作戰(zhàn)進退維谷之際,便有一名金甲妖魔從天而降,揮動無窮盡名刀名劍為賊軍開道,賊軍正因得此金甲妖魔相助,才能連陷吾毛利氏十?dāng)?shù)城……為今之計,唯有盡快請求冢原劍圣與上泉劍圣,盡快趕赴平安京助陣,助大將軍除此妖魔,滌蕩寰宇。” 足利義輝聞言猛然擰起兩條剛硬的濃密,拄刀直起上身,震怒道“如此重要的信息,你為何此時才說?” 毛利元就連忙俯首,聲嘶力竭的呼喊道“大將軍容稟,神州《孫子兵法》有言‘兵者,詭道也’,未經(jīng)證實,下臣豈敢以此以訛傳訛之風(fēng)言風(fēng)語攪亂大將軍視聽?下臣一片忠心赤膽皆為大將軍計,大將軍鈞鑒啊!” 他口頭如此呼喊著,心頭想的卻是‘我毛利氏丟城失地、身敗名裂,若是讓你們一戰(zhàn)而勝,往后吾毛利氏還有何顏面立足于天下豪強之列?’ 以他對那伙賊軍的了解,他料定足利義輝無法趕在賊軍攻打平安京之前,將那兩位周游列國、不知所蹤的劍圣請到平安京助陣! 平安京若破,他毛利氏便有起復(fù)之機! 足利義輝目不轉(zhuǎn)睛的盯著這老狗,瞳孔中的熊熊烈焰似乎要將他干瘦的軀體焚燒成灰燼。 忽有一陣寒風(fēng)涌入主廳,掀動燈火閃爍不定,足利義輝的目光忽然如春風(fēng)化雨,放下手中寶刀安坐回腳踵之上,風(fēng)輕云淡的輕笑道“原來是吾錯怪了元就桑,好叫元就桑知曉,在元就桑入京之前,吾便已派遣得力衛(wèi)士持吾名刺前往拜見冢原老師與上泉老師,并于日前得到兩位老師的回信……算時間,兩位老師明日就該抵達平安京了。” 俯首的毛利元就怔了怔,登時就只感覺到背心有些發(fā)涼,但他很快就鎮(zhèn)定下來,佯裝心悅誠服的叩首道“大將軍未雨綢繆、算無遺策,下臣之智與大將軍相比猶若螢火之于皓日,下臣看來,扶桑‘謀神’之尊諱當(dāng)屬大將軍才是!” 能在攻伐不休、戰(zhàn)亂不止的幕府時代混成一方霸主的人物,無論老少,哪有一個簡單人物? 足利義輝譏諷的挑了挑唇角,但眼神中卻沒有多少釋然之色……縱然有兩位劍圣抵擋那位殺人盈野的金甲妖魔,那八萬四千將西國霍亂成不毛之地的妖魔眾,也依然是心腹大患。 當(dāng)下平安京內(nèi)只有他從近畿之地緊急征調(diào)來的三萬余大軍,一旦妖魔眾攻破平安京……后果將不堪設(shè)想。 “報……” 就在他愁眉不展之際,忽有門客小跑著快步入內(nèi),木屐踩踏在檜木地板上的聲音清脆如小鹿亂跳,令人聽之心喜。 果不其然,門客剛一入內(nèi)便滿臉喜色的跪伏于地,高聲稟報道“啟稟大將軍,東海道甲相駿三國已決意結(jié)盟發(fā)兵九萬,馳援平安京!” “甲相駿三國同盟?” 足利義輝怔了怔,回過神來面色陰晴不定、似憂似喜。 所謂的甲相駿三國同盟,指的便是東海道實力最強的甲斐國武田氏、相模國北條氏、駿河國今川氏這三地大名結(jié)盟,此三國任中一國已有問鼎平安京的潛力,只是往日三國于東海道相互攻伐、互相消耗,才無力窺伺中部與近畿之地,而今三國聯(lián)盟,實力必將一躍為扶桑最強…… 更重要的是當(dāng)下三國聯(lián)軍打著馳援安平安京的名義發(fā)兵九萬,名正言順的進軍近畿之地,待到成功擊退賊軍之后,他們當(dāng)真會拱手交還平安京,主動退回東海道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