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集 復建涼國-《華夏真相集》
第(1/3)頁
大漠黃沙,征塵滾滾。
呂光見時機已到,遂下令出擊。一戰而大敗西域聯軍,斬首萬余級,各國援軍皆散。
帛純無可奈何,只得引金德等諸將連夜棄城出逃,入據延城。
呂光引得勝之兵合力攻打,帛純即命宮人收拾珍寶,使金德殺開西門,領親屬宮人遠逃陰谷去訖。呂光見龜茲國王遠遁,亦不追趕,遂引兵入城,大饗將士,犒勞三軍。
當時龜茲附近西域三十余國,因聞聯軍既敗,復又憚于呂光威名,于是盡皆遣使納貢,歸附前秦,并上繳漢朝政府所賜符節。
是年八月,苻堅聞報西域平定,任命呂光為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玉門以西諸軍事,安西將軍、西域校尉、進封順鄉侯。但因關中大亂,道路不通,詔命未能傳至西域。
呂光尚記秦王所囑,乃使人通知各國,尋招鳩摩羅什。
便即有人尋到,將鳩摩羅什及其母送至龜茲王宮。呂光見鳩摩羅什年少貌美,乃以常人相待,并且戲弄,強以龜茲王之女嫁之。
鳩摩羅什以出家人不能娶妻為由,抵死不肯。呂光乃將其幽閉密室,令人以酒灌醉,再剝光龜茲王女送入,即成夫妻。
字幕:鳩摩羅什,或譯“鳩摩羅什婆”,意譯“童壽”。
歷史真相:鳩摩羅什之父名喚鳩摩羅炎,祖籍天竺,聰懿有大節,將嗣相國之位,乃避位出家,東度蔥嶺,被龜茲王聘為國師。龜茲王有妹才悟聰敏,年方二十,及見羅炎便欲留之,求告兄長。龜茲王遂強行以妹許之,生子取名鳩摩羅什。
鳩摩羅什自幼天資超凡,半歲便會說話,三歲能認字,五歲開始博覽群書,七歲跟隨母親一同出家,從師授經,日誦千偈,凡三萬二千言,皆能背誦。曾游學天竺諸國,遍訪名師大德,深究妙義。其年少精進,又博聞強記,既通梵語,又嫻漢文,佛學造詣極深。
鳩摩羅什十二歲時與母共返龜茲,途中在疏勒駐留年余,修習阿毗曇及六足論,從大乘僧人、莎車王子須利耶蘇摩誦讀《中論》、《百論》和《十二門論》,復從佛陀耶舍授讀《十誦律》等經義。其后回到龜茲,又廣習大乘經論,講經說法,終成為中觀大師。又博讀大小乘經,名揚西域三十余國。時盤頭達多遠從罽賓到于龜茲,鳩摩羅什曉以大乘宗義,使之垂信。鳩摩羅什不僅相貌倜儻,而且文筆瀟灑清秀,堪稱一流。鳩摩羅什乃三藏法師第一人,與玄奘、不空、真諦并稱中國佛教四大譯經家,并位列四家之首,或謂翻譯經學鼻祖。
曾有三果羅漢斷言,鳩摩羅什在三十六歲若不破戒,則會成為佛陀第二。不意今日為呂光強逼破戒,遂不能成佛,只為一代名僧矣。金庸先生所作《天龍八部》,敘述虛竹和尚破戒于西夏皇宮地下冰窖之中,與夢姑被天山童姥強迫成婚,當亦取材于此段佛史。
且說呂光既占龜茲,見其宮殿壯麗奢侈,于是令參軍段業著《龜宮賦》以譏之。
龜茲胡人精于養生,每家皆釀葡萄美酒,大戶人家甚至家藏千斛于地窖中,經十年不敗,其味更醇。自呂光軍屯駐于此,將士亦漸漸沉迷葡萄美酒,甚至淪為藏酒者,相繼不斷。
于是呂光亦自流戀西域,不復思歸。秦建元二十七年十二月,因見關隴道路阻絕,遂擁眾割據涼州,稱大將軍、涼州牧,自立為涼主,史稱后涼。
又將鳩摩羅什帶至涼州,修建寺院,以其字為寺名。
鳩摩羅什隨呂光滯留涼州十七年,每年五月十三日皆至涼州城郊蓮花山做水陸法會。時在涼州,被世人公認為漢傳佛教奠基人物。
字幕:甲申,東晉太元九年,前秦建元二十年。
秦王苻堅自遣走慕容垂后,雖然心懷疑慮,但思其舊部皆在世子苻丕掌握之中,亦不甚為意,只遣使往河西隴右,探聽諸羌及隴西鮮卑各部動作。
不過旬日,使者回報:隴西鮮卑乞伏步頹聞說王師敗績,乃率隴西之眾造反。
秦王大怒,遂宣乞伏國仁上殿問道:今汝叔父據隴西以反,卿得無與其通謀?
畫外音:乞伏國仁與父親乞伏司繁早年降于秦王苻堅,秦王使其父子鎮守勇士川;乞伏司繁亡故,國仁代領其地。秦王伐晉之時,征國仁為前將軍,此時故隨駕長安;因乞伏步頹乃司繁之弟,今據隴西造反,故此秦王召國仁上殿,如此相問。
乞伏國仁聞言大懼,急俯伏拜倒階下:臣自隨先父投靠陛下,此生再未回隴西,與叔父亦不通消息久矣。若其果反,臣愿請一支精兵前往平叛,必擒我叔父至長安,請陛下親自發落。陛下若不信臣時,則請當殿就戮,更無別話可說。
苻堅感其忠勇之語,于是即命撥付五千兵馬,前往隴西平叛。
權翼復出班諫道:陛下不可。乞伏國仁與步頹乃叔侄之親,豈有以侄伐叔為真心者?今呂光引重兵在外不返,慕容垂亦去意不明,陛下復付予乞伏國仁精兵離京,則我國中尚有多少兵馬,可供陛下驅使者?我恐其引兵再返長安之時,皆為陛下仇敵也。
苻堅不悅道:似卿這般多疑,則朕國中皆是諸胡為將,當復用誰者?
復不聽權翼之諫,即遣乞伏國仁領兵西行。
乞伏國仁率五千本族軍來至隴西苑川,使人入城通報:叔侄相會,共謀大業。
乞伏步頹大喜,親出城來接,執國仁之手笑道:某在隴西,是替你父守此祖業,專等你來就位。不料秦王竟能放你領兵回來,真是祖宗保佑,欲令我乞伏氏光復大業。
國仁大笑進城,遂與叔父合兵謀叛,乃自稱大單于,秦、河二州牧,苑川王,建都于金城,改號建義元年,國號西秦,不復奉秦王苻堅號令。
秦地諸羌及鮮卑族人聞少主返歸,紛紛歸附,旬月間眾至十萬。
細作報至長安,秦王苻堅后悔莫及。因見河西由此大亂,卻無力討伐,于是急遣使前往鄴城,詔告世子苻丕,令其牢牢把控慕容鮮卑部將,以防慕容垂擁眾作亂。
此時慕容垂早已引兵至于安陽,在城外安營扎寨,歇定人馬。
慕容寶獻計:父親欲建中興之業,獨力難成。我家舊有部將,今皆在長樂公苻丕帳下,不如父親進鄴城投之,只作輔佐苻丕守城,私與皇甫真共謀興兵復國之策,不亦善乎?
慕容垂贊道:此計大妙!你領兵先入駐安陽,我自入鄴城去見苻丕,就便密會舊將。
慕容寶奉命,先入安陽而去。
慕容垂自與部將趙秋,引從人數十前來鄴城,叩關而入,來府衙參見苻丕。
苻丕聞說慕容垂前來,親自出府迎接,至堂上敘禮落座。
趙秋勸慕容垂就于座中殺死苻丕,據鄴城起兵,慕容垂不從。
苻丕本有謀害慕容垂之意,侍郎姜讓諫止:慕容垂反狀未著,而擅自殺之,非為臣子之義。不如待以上賓之禮,嚴兵衛之,密表其情狀于陛下,聽朝廷敕令而圖之可也。
苻丕從之,請慕容垂居于城西館舍,派兵相守,名為伺候,實為軟禁。
慕容垂潛地令人召皇甫真至館,與其密議:秦王敗于淝水,銳氣已墮,不可復盛。我用計脫身至此,以參見長樂公為名,與公相見,同議復興大事。今長樂公將某拘禁在此,不令我離去,是何意耶?
皇甫真:以某看來,苻丕有圖公之意,只是未得秦王詔旨,不敢擅殺國之大臣,必密奏請旨去了。待秦王詔旨到日,便是圖殺殿下之時。
慕容垂:如此怎生是好?
皇甫真:殿下復興燕國,當在此時。奈我等實無兵權,不知殿下尚有多少兵馬?
慕容垂:某之兵馬盡在安陽,慕容寶手中管領,有萬余人馬。
皇甫真:恨少,不能成濟大事。殿下今可修書付我,某遣人急寄關東,使舊將丁零、翟斌二人率部先叛。秦王則必然詔令殿下興兵去討,殿下乘此機會便可脫身,且趁便向苻丕求帶我等舊將跟隨出征。此去以平叛為名招集兵馬,若可致十萬大軍,則所過州郡必迎王師犒勞,殿下即可趁其不備攻下沿路州郡,以為己有。再移書報知各處燕國故將,則誰不響應殿下?最終舉兵攻進長安,大事指日可定也。
慕容垂聽罷大喜,于是修書付之,皇甫真攜書告辭而去,當夜即派人寄往河東。
是年十二月,丁零、翟斌得到慕容垂密書,遂起兵二萬反秦,大擾秦境。
關東守將急上表告急于秦王,苻堅急召集文武商議,問命何人出兵平叛。
權翼出班奏道:國兵新敗,京城之師不可調遣,恐致都中空虛。目今之計,只好令慕容垂引安陽部兵伐之,可得兩便。
苻堅:何謂兩便?
權翼:慕容垂父子不肯久為臣下,必有異志。遣其去討丁零、翟斌,正如兩虎相斗,必有一傷,不論何方獲勝,對我朝廷來說即是兩便。
苻堅深以為然,于是使人持詔至鄴城,使慕容垂引兵去討丁零、翟斌。
慕容垂在驛館內拜領詔書,即來府中求見苻丕,以圣旨示之,并借兵符及舊部兵將。
苻丕猶豫不決,問計于心腹部將。
石越進言道:慕容垂早有恢復舊業之心,今殿下若復資以兵馬,是為虎添翼也。
苻丕:慕容垂在此,某亦恐為肘腋之患,不如置之于外,使其與丁零等二賊相斗。況有我父圣旨,豈敢違拗不從?
于是以羸弱老卒三千、弊鎧千副給之,又遣苻飛龍率精壯氐騎一千為副將,暗囑道:命你率精騎為副,非為作戰,是為監視慕容垂父子。若見其生異志,便可當即斬之。
苻飛龍領其密旨,點兵待發。
慕容垂身在故都,因求拜辭祖廟。
苻丕不準,冷冷說道:天子詔令緊急,卿平賊回來,告廟不遲。
慕容垂見苻丕如此不通情理,不由大怒,遂于當夜潛服而入祖廟,以酒肉上祭。亭吏上前阻擋,慕容垂愈怒,乃斬吏燒亭而去。
石越聞說殺了亭吏,急來稟告苻丕:今慕容垂反形已露,可因此捕而除之。
苻丕言道:前番我朝廷大軍淮南之敗,慕容垂全師護駕還都,此功茲大,今只為殺一亭吏而斬之,似乎不可。
于是不聽,只催慕容垂急速發兵出城,留慕容農、慕容楷、慕容紹于鄴城為質。
石越退歸府中,嘆道:長樂公父子皆好為小仁,而不顧國家大計,終當為他人所擒。
慕容垂既引部眾出離安陽,為激怒其眾,于是言于眾軍:某自降秦以來,盡忠苻氏,多負辛勞。而苻氏父子專欲圖害我父子,某便欲罷休之時,尚可能得免其難耶!
眾兵于是皆懷激憤,欲隨慕容氏反秦。
慕容垂見眾心可用,于是止于河內,在此募兵。旬日之間,復得眾八千。慕容垂遂使人密入鄴城,寄書于慕容農等三人,命其設法出城逃歸。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泉市|
新乐市|
维西|
灵川县|
东辽县|
江陵县|
武隆县|
共和县|
阿拉善盟|
丹江口市|
玉门市|
探索|
喀喇沁旗|
浑源县|
二连浩特市|
美姑县|
桂东县|
美姑县|
南川市|
清丰县|
乌拉特中旗|
耿马|
东乌珠穆沁旗|
射阳县|
高雄市|
株洲市|
赤城县|
绿春县|
卢氏县|
墨玉县|
茌平县|
八宿县|
乌鲁木齐县|
来凤县|
称多县|
旅游|
泰州市|
巴东县|
朝阳区|
本溪|
赤峰市|